江西/抚州-2024-12-19 00:00:00
承压之下的自主创新 ——江西舒美特从“濒死”到“重生”
编者按江西舒美特药业有限公司的高科技产业赛道和企业家张建铭的创业经历故事,引起新华社等媒体关注,记者深入抚州高新区一探究竟,写出来这篇令人深思、给人启发的通讯。
蛰伏**年搞益生菌原料技术研发,走出一条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之路;“出租”自己和生产线,用*年时间还掉**笔债务中的**笔;打造百亿“微生物产业园”,携手知名药房进军全国市场……这几年,江西民营医药企业舒美特涅槃重生的故事颇受关注。
技术从“跟随”到“引领”,企业从“濒死”到“重生”,产品从“无闻”到“裂变”,江西舒美特药业何以破困突围?
民营经济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国际在线记者近日赴江西各地调研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情况过程中,抚州市高新区舒美特药业*栋简易厂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简易厂房走出“自主益生菌”
走进舒美特药业的简易厂房,记者看到,企业自有工艺技术生产线繁忙有序。“我们的自有工艺技术生产原料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可实现国产替代。”舒美特药业创始人张建铭颇感自豪地说。
长期以来,国内益生菌原料供应市场八成份额依靠国外企业。益生菌原料未来如何实现国产化、市场化,是国内相关企业一直想突破的难题。
从****年起,张建铭团队就致力于“益生菌未来实现国产化”——与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紧密型技术合作关系和科技战略同盟,共建益生菌产学研生产基地。前后历时**年,他和他的团队掌握了益生菌原料的核心技术。随后,他在抚州高新区实缴注册资本****万元成立江西舒美特药业有限公司,推出自己的产品和生产线。
****年,舒美特益生菌产学研生产基地获得国家部委奖项,省级研究中心,产品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是江西省第一家符合药品***标准的益生菌研发生产基地,也是目前江西省首家获得益生菌原料、益生菌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生物医药高新企业。
如今,舒美特药业已成功抢到部分市场,成为安徽华源医药集团、深圳寿乡优品、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益生菌原料及产品供应商。
失信“帽子”下的脱困路
自主研发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尤其对民营企业来说,其间的困顿、迷茫,唯有创业者体会最深。
就在舒美特药业成功掌握益生菌原料核心技术的第二年,张建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最多时身背**笔债务,“只有*笔是自己企业的负债,其他都是替医药同行担保、联保,涉及银行和民间借贷资金****余万元。每次心力交瘁之际,一死了之的念头就会升起,随后又被掐灭,觉得人还是要有骨气、要有韧劲、要有精气神。”
“信用崩盘后,老板当不成了,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张建铭开始自我脱困,分三步走上还债之路:第一步卖房还债;第二步连人带生产线“出租”,让出多数利润,想尽一切办法把企业办下去;第三步给客户兼职打工还债。
张建铭的坚韧不屈,感染了抚州高新区管委会。在做完尽职调查后,坚信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抚州高新区积极帮助企业脱困。
“‘**’变成了‘*’,****万元债务,终于要结束了。”张建铭说,“失信的影响是长期甚至永久的,但只要每还一笔,就是在上升、在爬坡,这是走出失信泥淖的唯一出路。”
承压关口的“深蹲蓄势”
“现在企业很难,失信的企业更难,但不能因为难而退缩,更要有勇气向难而上,不断开拓发展新天地……”张建铭深有感触地说,企业承压的关口,也是深蹲蓄势的良机。
****年**月,河北常山药业看中了舒美特药业产品,但因后者的失信记录而心存顾虑。“于是我厚着脸皮买了一张绿皮火车票(本人限高),在抚州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一起赶往河北沟通,最终达成合作基本条件。”张建铭说。
当前,舒美特药业正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力开拓下游市场,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由于舒美特益生菌产品品质过硬,京东大药房与舒美特药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以其渠道及物流优势,为舒美特药业品牌走向全国开辟了“直通车”。
经济下行压力下,正酝酿裂变的力量
张建铭介绍,目前,舒美特药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启动益生菌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微生物产业园建设,多家微生物延伸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经舒美特药业测算,以目前产线能融资*亿的情况下,启动建设微生物产业园产基地二期项目,****年*****年营收预计分别可达到*.*亿元、*亿元、*亿元;利润总额预计可达到****万元、****万元、*****万元,预计可实现税收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可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如果后期能再融资*亿元,*-*年企业产值可达**亿元,如果再加上下游企业入驻,该微生物产业园可达到百亿产值。
“政策不断发力,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张建铭充满信心地说,“微生物产业园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百亿产值也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