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25年第6期
2025-05-21
浙江/宁波
质疑投诉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25年第6期
浙江/宁波-2025-05-21 00:00:00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年第*期
  • 简报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年第*期
  • 阅读:
  • 时间:********** **:**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甬简***

    第*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年*月**日

    本期目录

    【要情聚焦】

    ●我市创新探索全链条村级债务监管模式

    ●我市构建“育秧*机插*服务”全链模式推动水稻机械化种植实现新突破

    ●我市农业执法多措并举筑牢农资安全“保障网”

    ●鄞州区创新监管服务助推动物诊疗业高质量发展

    ●余姚市探索菜稻农事联盟模式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标题简讯】

    ▲全市缩小“三大差距”工作专班*月组长例会召开

    ▲我市举行农业数智技术创新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他山之石】

    ◆舟山市探索多村联合模式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要情聚焦

    ●我市创新探索全链条村级债务监管模式。近年来,我市探索试点推行清查、预警、审核、化解全链条村级债务监管模式,着力破解村级债务底数不清、举债随意、利息负担重、偿债能力不足等难题。截至*月底,全市村均负债***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村级债务收入比(债务总额/近三年平均年经营性收入)*.**,低于全省**个百分点。一是全景式排查。科学设置村级债务调查表,形成底数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切实抓好历史债、高息债、违规债等问题化解。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化解问题债务****万元,化解率达到***%。二是全范围预警。创新债务监管自动预警机制,将债务风险级别划分为绿、黄、橙、红四级,对不同风险级别村采取当年暂缓分红、缩减非必要非生产性开支等措施严控债务规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出债务预警***次。三是全流程审核。建立村级债务申报审核制,乡镇成立村级债务联审工作小组,实行“村级商议—乡镇审议—社员(代表)大会决议”闭环管理,严禁盲目举债。四是全方位化债。针对“高息债”,将民间借款高利率转为银行基本利率,减轻因利息支出增加负债的压力。目前全市已完成“债转贷”****万元,每年节省利息支出***万元。针对“历史债”,理清债权关系,偿还部分借款,对于部分债权人不清、消亡等情况,严格按规定流程,核销历史债务。今年以来累计清收村级债权****.*万元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我市构建“育秧*机插*服务”全链模式推动水稻机械化种植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通过政策精准供给、技术集成应用、服务多元覆盖,推动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早稻机插面积达**.**万亩,同比增长**.**%,创近年来新高。一是政策扶持精准发力。实施“优机优补”政策,提高重点推广的水稻插秧机补贴比例,并鼓励各地配套出台扶持政策;整合种粮大县奖励资金、农业“双强”项目资金等涉农资金,对集中育秧、硬盘购置等环节给予专项补贴。目前,全市重点推广插秧机补贴比例已提高至**%,余姚、镇海等地叠加补贴最高达**%;慈溪安排***万元专项资金对完成水稻机插任务地区实施分档奖补。二是育秧体系提档升级。创新推广无人驾驶拖拉机、“叠盘暗化育秧+北斗导航插秧”技术体系,加快区域性育秧中心建设,构建“*个育秧中心+*个育秧点”服务网络。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育秧流水线***条、成套育秧播种设备**套,形成***个育秧点、***个育秧基地和**个育秧中心的三级育秧体系;供应成品秧苗***万盘,覆盖散户种植面积达**%。三是服务保障高效协同。构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体系,开展跨区协同作业和生产托管服务,并依托农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施智能调度。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星级农机合作社***余家、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家。如慈溪市打造“滴滴农机”平台,整合****余台机具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实现农机综合利用率提升**%以上。

    (市农机畜牧中心)

    ●我市农业执法多措并举筑牢农资安全“保障网”。*月以来,我市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积极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护航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是全链条监管。着力完善农资追溯体系,依托浙江省农资监管平台,加强对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等行为的风险监测预警,通过电子追溯码对抽检不达标产品及时追查生产源头,实现精准查处。深化部门协作,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农资销售渠道特别是网销农资的监管力度,对资质条件、备案信息不合规的经营主体责令立即整改,对违法产品及时下架。目前共查处违法行为**起。二是全方位服务。锚定“源头治理”,聚焦农资购销纠纷高发领域,在田间地头、农资集贸市场等生产经营一线设立“零距离”受理点,做到实情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共受理投诉举报***余起,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深化“互动治理”,实施“预约式”指导服务,“一企一单”精准提供指导建议和风险提示,帮助企业自行纠正。截至目前,累计服务主体**家次,解决问题**个,整改率***%。三是多元化治理。发挥供销社、行业协会、头部企业的农资供应主渠道优势,引导全行业规范生产、自律经营,挤压游商小贩和“农资忽悠团”生存空间,保证安全供给。依托科技下乡、“农机***”等活动平台,创新举办“田间课堂”,通过“讲解+互动+实景演绎”方式面对面指导群众识假辨假、依法维权。目前已组织培训**场,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覆盖群众**余万人次。

    (市农业行政执法队)

    ●鄞州区创新监管服务助推动物诊疗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该区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形成“事前标准引领、事中协同监管、事后闭环处置”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监管效能与行业发展“双提升”。一是集成治理强监管。聚焦动物诊疗机构监管难题,联合市监、综合执法、公安等五部门建立“宠物医院监管一件事”协同机制,构建“问题发现—联合会诊—精准施治”闭环体系。截至目前,组织联合会商*次,跨部门联合执法*次;累计检查诊疗机构**家,破解选址纠纷、用药规范等难题**余个,实现多领域监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二是审慎监管护发展。创新建立“检察监督+行政指导+技术帮扶”三维监管模式,联合检察院、生态环境部门对射线装置安装使用开展必要性评估。向辖区内**余家宠物诊疗经营主体发放风险告知书,并设置*个月整改缓冲期,引导辖内相关主体自行整改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问题整改率***%,做到行业规范升级零处罚。三是闭环处置防风险。构建“政府招标+企业收运+执法监督”全链条处置体系。引入专业公司开展“公交式”上门收运,建立电子联单追溯系统,配套财政资金保障机制。截至目前,累计规范处置病死宠物***只、病理组织***公斤,实现收运处置率***%,相关投诉举报保持零发生,有效阻断动物疫病传播风险。

    (鄞州区农业农村局)

    ●余姚市探索菜稻农事联盟模式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今年以来,该市创新探索“农事服务中心+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模式,组建菜稻农事联盟,推动农业资源整合、技术共享和市场联动,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目前,联盟已吸纳*家成员单位,核心土地流转面积共*.**万亩(蔬菜*.**万亩、水稻*.**万亩),年产蔬菜约*.**万吨,稻谷约*万吨。一是资源整合高效化。充分利用水稻和蔬菜种植的时间差,通过统筹土地耕作、科学调配劳动力、共建共享专业服务,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协作新机制。同时,整合育秧制种、冷藏保鲜等关键环节服务,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损耗。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已协作完成耕地****亩、机械化插秧****亩,代育优质秧苗****亩,冷藏保鲜蔬菜***吨,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技术服务精准化。构建“农机共享+农技指导”双支撑服务体系,结合农时需求统一调配农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定期组织农技培训,推广绿色种植技术,重点实施减肥减药行动,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家成员单位统一管理农机***余台,开展专题农技服务*次、调配农机**台次。三是市场联动一体化。创新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共建”市场对接机制,定期交流市场供需信息,帮助成员单位优化种植结构并整合销售渠道,与中国航空、肯德基、吉野家等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推动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截至目前,联盟已开展*次集中产销对接,成功代销蔬菜***余吨,实现经营收入超***万元,成员单位平均增收显著。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标题简讯

    ▲全市缩小“三大差距”工作专班*月组长例会召开。*月**日,全市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工作专班召开*月组长例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丽、副市长徐强出席并听取专班汇报,了解工作阶段性进展,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秘书处)

    ▲我市举行农业数智技术创新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近日,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与浙江万里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我市农业农村开启“校地共创共享”数智驱动新模式。合作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数据遥感及区块链技术等领域,通过实习基地、农民培训班、双导师制等模式,着力培养“懂数据、通农情”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

    ◎他山之石

    ◆舟山市探索多村联合模式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舟山市积极探索多村联合模式,推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统一配置,攥指成拳、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联享、产业联营、组织联建的强村富民新路子。****年,全市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村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是全国城乡收入最均衡的地区之一。一是资源联享,联村联建蹚出“共富路”。聚焦破解村集体经济规模小、布局散、基础弱难题,大力推进县域统筹,探索跨岛联建、联村联建的组团发展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如普陀区组建“红动蓝湾”强村共富公司,*岛*村积极开展跨岛联建,通过资源联享、项目联建,推动虾皮精深加工体验、大岙村农业园、海上桃花源未来农场等项目落地,登步岛黄金瓜年产值超****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稳定在***余万元。二是产业联营,片区组团结出“共富果”。强化重点村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格局。如普陀区展茅街道*村共建形成“*+*+*”“大黄杨尖”乡创共富发展体系,即*村抱团共建产村融合共富示范带,*村连片打造绿色农林产业经济带,*村聚合谋划海洋经济综合发展带,有机串联展茅全域,带动乡村运营年收入超****万元。****年片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达***.*万元,同比增长**.*%。三是组织联建,村企联动开出“共富花”。注重组织联建,探索建立校地产研融合机制,推进土特产全链发展。如嵊泗县探索成立“一颗贝”产业链党委,整合**家县属部门、高校、企业、乡镇资源,构建党建赋能协同体系,推动贻贝“苗种培育、养殖管理、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文旅融合”全链条发展,已创建省级、市级博士创新站*个,先后攻克厚壳贻贝人工育苗育种、选优选育等科技成果**项,****年,嵊泗县贻贝养殖总产值达**亿元,养殖户户均收入约**万元。

    企业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