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意见的函
2025-05-20
福建/南平
审批|立项|规划
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意见的函
福建/南平-2025-05-20 00:00:00
  • 索 引 号:***********************
  • 发文机关:南平市环保局
  • 发布日期:************:**
  • 生成日期:**********
  • 发文字号:南环保审函〔****〕**号
  • 有效性:有效
  • 内容概述: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意见的函

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意见的函

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我局组织的规划环评审查小组审查,规划编制单位已根据审查小组意见完善修改报告,现将审查意见印发给你单位,请你单位根据审查小组意见和已修改的报告书,进一步优化调整规划,控制开发规模,在规划实施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附件:*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成员名单

              

南平市生态环境局

             ******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审查小组意见

********日,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在南平市建阳区主持召开《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南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林业局、南平市延平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建阳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邵武市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顺昌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浦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福建南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邵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顺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建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实施单位)、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编制单位)、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规划环评编制单位)等单位代表和应邀的*名专家共计**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相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共**人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与会代表和专家听取规划实施单位对规划概况和规划环评编制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介绍,经过认真讨论和评议,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述

以氟化工、林产化工为主导产业,以*个化工园区为主要承载平台,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引领,稳步推进化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产业链条协同及产业集群效应,延伸拓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功能化学品等下游产业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国内一流的氟化工生产研发产业集群和林产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二、对《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报告书在区域环境状况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以及对园区现有规划实施调查的基础上,识别评价了规划实施对区域地表水、大气、生态、地下水、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论证了规划产业调整的环境合理性,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以及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审查认为,报告书基础资料较翔实,评价内容较全面,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基本适当,对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基本合理,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可作为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的依据。

三、对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可行性的总体评价

从总体上看,规划与《南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和《南平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报告》相协调,与《关于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规划区位于闽江流域上游,水环境区域敏感,规划实施的污染物排放可能对区域地表水、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产生长期性、累积性的影响。因此,应依据《报告书》和审查小组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规划,有效预防和减轻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在此前提下,规划实施具有环境可行性。

四、在规划优化调整与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规划引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效集约的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优化规划方案,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协调衔接。

(二)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合理确定规划产业定位和布局,结合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区域环境容量等,进一步优化各园区的主导产业及准入指引。新建化工项目应进入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积极引导园外化工企业搬迁至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

(三)严格生态环境准入。严控高污染高排放低水平的产业链上游项目,进一步延伸化工中下游产业链,防止氟化工行业低水平扩张。各园区内入驻企业应积极实施绿色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落实减污降碳目标,促进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四)加快园区配套环保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应与规划实施进度相适应。按照“分质分流、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按时完成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和明管化改造建设进度;依法依规做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利用、处理处置工作;确保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处置。

(五)建立健全的园区及企业端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相关预案衔接,做好环境应急保障,配备充足的环境应急物资,构建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园区应按照有关规定建设能力适配的事故应急池、管路等园区事故废水防控系统,确保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得到有效收集、暂存和处理。

(六)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园区应根据自身规模和产业结构需要,建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重点做好闽江流域水环境、周边居民区大气环境及土壤、地下水环境的长期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明确园区和化工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园区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审查小组

                ********

附件*

南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职称/职务

张小晴

南平市生态环境局

高级工程师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级主任科员

苏子丹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

管制科副科长

邵玉英

南平市应急管理局

危化科科长

刘用清

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

教授级高工

高文达

福建省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高级工程师

陈荔英

福建省固体废物及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中心

高级工程师

郑洪萍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高级工程师

程文敢

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林振芳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

高级工程师

冯喆文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抄送:南平市人民政府,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局

应急管理局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企业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