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2025-04-25 00:00:00

甬派客户端见习记者 林昱辰
宁波企业创新破局,全业务流刀具管理系统提升制造效率。
甬派君有话说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当民营经济的春风吹过,勇立潮头的宁波企业,正不断聚焦新领域、新技术、新经济,持续向新、向绿、向未来。
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阿拉尚“新”系列报道,以产品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宁波企业深耕主业、以创新破局的鲜活故事——人形机器人诠释精密智造,**芯片勾勒虚实未来,渔网再生的衣衫书写循环经济,****吨压铸机重塑产业边界……
它们或打破垄断,或定义赛道,在数智化与绿色转型中锻造核心竞争力。让我们透过产品的“独白”,听见宁波新质生产力拔节的声音。
企业供图。
我是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业务流刀具管理系统”,在机床轰鸣的工厂里,我被称为“智造产线的刀具管家”。
刀具是机床加工过程中直接作用于工件的关键工具,主要用于切削、成型、钻孔、铣削等工艺,是制造业中高价值、高频消耗的核心耗材。
我的使命,是解决制造业产线上的一个痛点问题——刀具管理,这些高价值却易损耗的“工业牙齿”,是工厂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数控机床刀头局部。图源视觉中国
传统模式下,刀具采购、调度、使用和报废分散在不同环节,数据断层、人工依赖度高,甚至可能因操作失误引发事故。但现在,我所掌握的射频识别技术追踪、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动态调度三大“独门绝技”,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我的核心能力,在于让每一把刀具都拥有“数字身份”。通过嵌入射频识别技术芯片或绑定条形码,刀具从入库那一刻起,刀柄、刀杆、夹头等部件的装配关系、使用次数、剩余寿命等数据,全部实时上传至我的数据库。
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很简单:每个芯片存储唯一编码,读写器通过无线电波获取信息,无需人工扫描即可批量识别。这让刀具流转效率提升数倍。
“过去工人需要手动记录刀具信息,现在系统自动追踪,误差率几乎为零。”使用过我的工厂管理者这样评价道。
刀具管理系统——全业务流解决方案。企业供图
更厉害的是,我能根据加工任务自动匹配刀具组合。例如,面对多品种小批量订单时,系统会基于工艺需求,从数万把刀具中精准调取适配型号,并将寿命即将耗尽的刀具提前预警,避免加工中断。
如果说传统刀具管理是“头痛医头”,那我带来的则是“全生命周期”的革命。
我不仅打通了刀具库与机床的实时通信,还与客户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深度融合。
当生产计划下达时,我能同步计算所需刀具数量、库存余量,甚至联动物流系统调配短缺刀具。
而真正的智能化体现在动态策略上——我会根据刀具磨损数据、订单紧急程度、物流效率等因素,实时调整配送优先级。例如在高峰生产期,系统会自动将高精度刀具优先分配给关键工序,同时将可修复刀具送回返修车间,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使用‘全业务流刀具管理系统’后,企业全年节省刀具成本***余万元,相当于实现了**%的效益提升。”我的价值被一家正在使用我的企业量化,这些数据让我倍感自豪。
数控机床的主轴和刀具。图源视觉中国
我的能力源自伟立机器人团队在自动化领域**年的技术积累——他们对刀具崩刃、断刀、磨损不均等场景的深刻理解,被转化为软件系统与不同品牌机床“无障碍对话”。
“刀具管理只是起点。”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吕政权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在金属加工行业深耕细作,扮演好‘联接’的角色,发挥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持续为客户提供最优行业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而对于制造业而言,我的存在或许印证了一个趋势:在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那些曾被视为“配角”的环节,正成为决定效率天花板的关键。
编辑:刘挺 审核:胡琳芸 梅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