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农业综合项目服务中心
2025-04-10
浙江/衢州
变更澄清
江山市农业综合项目服务中心
浙江/衢州-2025-04-10 00:00:00
,
浙江/衢州-2025-04-10 00:00:00
江山市农业综合项目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信息来源:江山市委编办单位名称 | 江山市农业综合项目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叶岸青 |
住所 | 江山市江城北路*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 | 期末数(万元)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及实施。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举办单位 | 江山市农业农村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年度,我单位在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锚定“多田套合”统领性任务,加快实施永农建高标工程。通过新建一批、认定一批、储备一批,力争全年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新增“多田套合”面积*.**万亩,四季度“多田套合”率达到**%。一是新增建设一批。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能早则早、能快则快、能多则多,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年新增开工高标田新建项目*.**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二是直接认定一批。按照可认尽认的原则,动态掌握最新认定政策,在****年以后立项实施的垦造耕地、灌区建设等项目中摸排出认定项目**个、面积*.**万亩,率先完成乡镇申请、县级认定、耕地质量检测评价、入库资料组件等工作。截至目前,*.**万亩认定项目已全部录入“浙农田”系统,待衢州市局、省厅审核通过后即可出数。三是储备入库一批。配合资规局扎实做好永农储备区更新入库,已在全市域范围内划定永农储备区*.**万亩,其中落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面积*.**万亩(三季度已出数*.**万亩)。(二)搭好粮食生产主平台,扎实推进粮功区“百千”工程。全年计划新增划定粮功区储备区*.***万亩,改造提升高标田(粮功区)*.**万亩,强化种植用途管控,粮食生产基础更加稳固。一是加强日常管护。以全面落实“田长制”为抓手,加强粮功区日常监管,组织开展整治优化“回头看”,整治违规种植面积**亩。二是加快设施提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先对建设标准偏低、设施不配套、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粮食产能不达标的粮功区进行改造提升,****年立项开工高标田(粮功区)改造提升项目*.**万亩。三是加力储备区划定。紧盯*.***万亩粮功区储备区年度划定任务,多维度开展永农内非粮功区地块现状调查,优先划入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设施健全的优质耕地,提前半年完成划定任务。(三)严守工程质量底线,全面建设优质放心工程。聚焦高标田质量不达标、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统筹开展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全面排查。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部署推进会议,通过属地乡镇自查、中心干部分片挂联等方式,对****年以来立项实施的**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全方位“体检”,累计发现现浇渠道外观质量缺陷、硬化道路伸缩缝填充不到位、碎石道路压实度不足、闸阀配件设施缺失和渠道淤积不畅等方面的问题**个。二是坚决整改。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实行清单式闭环管理,做到发现一个、入账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截至目前,**个问题已整治整改到位,整改率***%。同时,全面梳理项目资金拨付情况,重点对*********年度完工项目及时开展资金清算,督促项目乡镇及时支付工程审价余款***万元。三是巩固提升。坚持边整改边总结,加强典型实事的总结提炼,形成*个实事成果和典型案例,确保见人见事,让群众感受到实效。深化农田建设业务整训活动,通过举办农田建设业务培训班*期、组织月度“互看互学”活动*次,累计培训一线参建人员***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整治成效。(四)探索农田管护模式,着力打造实事惠民工程。统筹农田基础设施建管运维,重点对灾害损毁、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缮提升,与年度新建改造类项目做到功能互补。一是整合管护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年共筹集田间设施管护专项资金****万元,采用项目化方式,重点支持骨干农田水利设施修缮提升,有效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是突出问题整改。重点聚焦农田灌溉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整合利用农田管护等资金***万元以上,按照“因缺补缺、宜改则改”的原则,分类实施灌溉保障提升工程和土壤培肥工程,逐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耕地质量。三是紧扣提议案办理。积极践行“我为农民建良田”主题,逐项分析研判提议案反映的问题,结合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以实打实的项目建设推动问题破解,努力提升提议案办理质量,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截至目前,已高质量完成**个提议案办理工作(议案**个、提案*个),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农民群众充分肯定。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新建高标田选址难。通过前期建设,我市立地条件好、集中连片的永农已基本建成高标田,后续耕地资源普遍存在分布零散、缺水缺路、高山远山等问题,项目选址难度越来越大。(二)新建高标田资金需求大。由于待建永农质量差,要达到高标田标准,需要大规模开展土地平整、小田并大田等,亩均投入需*****元以上。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加强农田建设和管护。一是坚持综合配套。聚力农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重点开展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土壤改良等工程,全年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万亩以上,实现“小田”变“大田”“农田”变“良田”。二是坚持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统筹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田建设,通过连片谋划、连片开发、连片打造,逐步推动耕地、永农、高标田、粮功区空间布局层层套合,确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三是坚持长效管护。持续完善农田建后管护机制,多渠道筹集农田管护资金,探索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等市场化方式,构建多元化管护格局,有效破解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田高效利用。(二)系统推进粮功区扩面优化。一是深化粮功区“百千”工程。统筹人员力量、技术力量和时序安排,切实摸清非粮功区永农基础设施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划定储备区,全年新增划定粮功区储备区*.***万亩以上。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全面分析农业生产主要制约因素,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建立项目库,确定分年度实施计划,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优先在现有粮功区和储备区内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田。三是优化空间布局。用好粮功区调整优化等现有政策,持续优化粮功区空间布局,尽可能落位在永农内,以农用地套合促进粮功区保护;积极推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督促资规部门将已恢复耕种属性的粮功区地块及时变更为耕地,适时纳入永农储备区管理。(三)持续规范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一是强化全程监管。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持续深化“互看互学”“交叉检查”“工程质量抽检”“样板引路”等监管载体,完善原材料复验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流程,强化全过程全环节质量监管。二是强化技术培训。以工程质量为主题,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乡镇(街道)有关人员参与农田建设业务培训,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设计、施工、监理质量。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深入分析农田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盲点、堵点、痛点,进一步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压实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主体责任,鼓励引导村级组织参与项目质量监督,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队伍安全。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