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农渔技术推广站(嘉兴市南湖区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
2025-04-10
浙江/嘉兴
招标采购
嘉兴市南湖区农渔技术推广站(嘉兴市南湖区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
浙江/嘉兴-2025-04-10 00:00:00
浙江/嘉兴-2025-04-10 00:00:00
嘉兴市南湖区农渔技术推广站(嘉兴市南湖区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
范文俊
发布日期:********** **:**
信息来源:南湖区编办
单位名称 | 嘉兴市南湖区农渔技术推广站(嘉兴市南湖区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 | 法定代表人 | 范文俊 |
住所 | 浙江省嘉兴市凌公塘路****号南湖区行政中心 | ||
开办资金(万元) | **.**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 | 期末数(万元)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农作物、蚕种等良种推广。承担全区粮油、蔬菜、西甜瓜、食用菌、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蚕桑等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工作。承担水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指导渔业绿色发展。开展水产品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指导工作。承担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和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指导耕地质量建设工作。承担全区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工作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指导农药安全使用工作。承担农村能源利用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举办单位 | 嘉兴市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年,南湖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促进粮食生产的方针政策,坚持粮食安全保障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政策扶粮,突出要素保粮,注重科技兴粮,全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万亩、产量*亿斤以上,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强化政策扶粮,牢牢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一是持续推动政策扶粮。全面落实耕地地力、规模种粮、旱粮生产、订单良种、种粮大户贷款贴息等上级财政扶持政策。加码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对全年稻麦油复种**亩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区财政按实际种植面积再给予**元/亩的补贴。****年全区耕地地力补贴面积******.**亩,补贴资金****.*万元;全区规模种粮补贴面积******.**亩,较****年******亩增*.*%,区级补贴资金***.**万元;规模旱粮种植补贴面积****.**亩,区级补贴资金**.**万元。二是推进粮油绿色发展。优化秸秆还田和离田补助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和补助范围,对散户种植的大小麦、晚稻实施低留茬机械化收割切碎深翻耕的农机服务组织,财政按实际作业面积分别给予每亩**元、**元的补贴;推广秸秆离田利用,对稻、麦秸秆实施机械化打捆离田利用的主体,给予**元/亩补贴;****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离田利用面积*万余亩。出台稻麦配方肥补贴政策,对购买使用指定配方肥的规模主体补贴***元/吨、散户补贴***元/吨,对经销商、农资店等配方肥销售单位通过“种粮宝”系统直接向种粮散户销售指定配方肥给予以奖代补***元/吨。出台商品有机肥补贴政策,对种植粮油面积不少于***亩的农业主体购买使用商品有机肥补贴***元/吨。三是支持粮油种业振兴。完成****年度省级水稻育种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设,实际总投资***万元,省补资金***万元;立项实施****年度浙江大禾种业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省补资金***万元;在****年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实施繁种基地提升****亩,计划总投资****万,项目已完成建设。(二)突出要素保粮,不断夯实粮食稳产基本盘一是狠抓耕地质量提升。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个,按时填报年度监测数据系统,并及时发布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年耕地平均质量等级为*.**,比上一年度的*.**提高*.**个等级;加速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个土壤剖面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协助做好土壤类型边界外业踏勘工作,全面完成土壤样品的检测化验。组织审核采样信息和检测数据,先后完成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检测化验工作的区级、省级验收,并及时做好验收整改。二是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划定任务。实施省级绿色农田项目*个,建设面积*.***万亩,计划总投资****.**万元,形象进度**%;实施省级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个,建设面积*.****万亩,计划总投资*****.**万元,已全部完工,其中*个中央资金支持项目*.****万已通过完工验收。立项实施****年高标准农田(粮食功能区)维修管护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万元。全区统一招标采购高标准农田***保险,保费***.*万元,保障面积**.*万亩,保额*.*亿元,将高标准农田日常维修管护和农田设施风险保障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高标准农田的风险保障水平和管护效率。三是强化粮食生产资料保障。建立健全农药、化肥、种子储备制度,签订水稻救灾种子代繁代储合同,完成*万公斤晚稻救灾种子储备任务,扩建南繁基地**亩,并下达南繁经费**万元、救灾种子储备补贴**万元。签订农药应急储备协议,两季各储备农药*.*吨,补助资金*.**万元。(三)注重科技兴粮,有效推动粮食增效强举措一是推广粮食生产良种良法。开展高产创建,创建省级小麦绿色高产示范片*个****亩,平均单产***.*公斤,较目标产量***公斤增加**.*公斤。开展单产提升行动,市级晚稻高产创建实际产量测定**个方,平均单产***公斤,远高于我区平均水稻单产***.*公斤(统计数据)高**.*公斤。开展水稻、旱粮新品种展示示范,其中省级大小麦新品种示范*个共***亩,省级大小麦新品种展示**个,省级晚稻新品种示范*个共***亩,省级晚稻新品种展示**个,区级大豆新品种示范*个***亩,区级大豆新品种展示**个。二是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年南湖区水稻机插总面积*.*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开办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技能班,培训机手**名,对在南湖区参加收割作业的机手发放《致农用收割机运输车驾驶员的一封信》,指导机手减损作业,参与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我区选派的选手获得好成绩。持续推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全区开展机插秧服务面积*.*万亩、统防统治累计服务面积**万亩。三是以现代种业引领水稻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本地种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与中国水稻所、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嘉兴市农科院建立了合作育种机制。落实建设用地和科研生产用地,占地*.**亩科研大楼已完成主体建设和实验室装修,在七星街道、凤桥镇、大桥镇落实科研育繁种基地,打造智能育种*.*平台。联合科研院校开展适合本地粽子加工的糯稻新品种,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富锌、高抗性淀粉功能稻新品种等育种攻关。推进大力推进“禾城好米”振兴计划,进一步做好稻米产业链扩链文章,余新镇年产*****吨大米加工项目已投入运营,并配套建成仓容****吨的金属粮仓和仓容****吨标准恒温粮库,作为南湖区首个稻米全产业链生产项目,将推动实现一粒种子到生态大米的全产业链生产,并推出嘉兴大米“欣南湖”品牌大米,助力打响嘉兴稻米品牌,提升粮食附加值。大米产品主要与粮油市场、企业食堂、金融系统等单位合作,成功实现了稻米产业链的延伸和突破。接下来南湖区加快优质稻米绿色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米认证覆盖率,****年新增申报绿色食品*家,申报面积****亩。截止****年底,南湖区共计绿色稻谷*家,绿色稻米*家。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虽然近年来南湖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放到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多的大背景下,我区粮食安全还是存在耕地紧张、农民种粮效益和积极性偏低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粮食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在当前粮食保供的大背景下,粮食面积、产量逐年增长,市场逐渐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部分种粮大户对接下来的粮价走向并不看好,目前订单粮收购数量仅为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如出现粮价大幅下跌且粮食收储机构未能及时应收尽收的情况,将严重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二)稻米生产持续扩面难。南湖区是嘉兴市主城区,近年来虽然全区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但受制于耕地面积有限,用地需求结构性矛盾和粮经争地矛盾较为突出,导致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难度较大,规模种粮所需的配套设施用地审批较为困难。(三)种稻成本持续走高。近年来,化肥农药成本持续上涨,不断推升粮食生产成本,导致种粮效益不断下降。受经济利益驱动,本地农民种植瓜菜水果等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显著高于种粮,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挑战更大。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强化粮食生产要素保障。强化院地合作,聚焦“种源领域”技术攻关,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大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管护力度。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自然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预报,完善预案和救援物资,落实科学防灾减灾措施。充分利用当前高标田建设和全域土地整治政策红利,在项目区内以耕地平衡、永农平衡方案的优化,整理出必要的设施用地。(二)推进粮食生产绿色高效。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清洁化水平,切实加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做好废弃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积极推广“两壮两高”等先进适用技术和栽培模式,广泛开展绿色高产示范创建活动,推广万元千斤、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三)推动粮食产业集聚增效。发挥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主平台的作用,推进“禾城好米”全产业链项目、金色田园、水稻分子育种等一批项目落地建成,打造稻米主题和美乡村项目,开发相应文创商品,精耕粮食育种、生产、加工和旅游的集合型产业,力争在打造“嘉兴大米”集体品牌中率先取得突破。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