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科技信息中心
2025-04-10
浙江/嘉兴
变更澄清
嘉善县科技信息中心
浙江/嘉兴-2025-04-10 00:00:00

嘉善县科技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 ********** **:**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嘉善县科技信息中心法定代表人何添羽
住所浙江省嘉善县罗星街道晋阳东路***号科创中心主楼八层
开办资金(万元)*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期末数(万元)*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担软科学和科技情报研究、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运维、科技信息服务与交流以及咨询指导等工作,为推进全县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辅助。承担科技信息化建设、科技政务信息应用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以及相关技术保障服务工作。协助开展高新区建设相关工作。负责地震预测设施日常维护和监测预报,防震科普宣传等技术服务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举办单位嘉善县科学技术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年,嘉善县科技信息中心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做好防震减灾、高新区建设、科技信息宣传等各项工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是认真做好防震减灾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完善工作协同机制,组织各镇(街道)、各相关单位做好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牵头做好汇总、审核、上报等工作。完成****年度建设工程项目抗震设防要求落实情况检查,共涉及新建工程**个,其中城镇住宅项目**个、学校项目*个、医院项目*个。*.加强地震台站运维和观测环境保护。落实属地地震台站运维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地震台站监测设施日常维护和检查。完成罗星地震台预警台站智能化改造,强化地震台站观测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委托中国铁塔嘉兴分公司承担罗星地震台的运行维护,确保台站运行稳定。*.加强防震减灾领域执法。落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要求,建立与综合执法部门的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强化执法衔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开展防震减灾领域执法检查,强化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计划,完成地震条线随机抽查事项*项、即时检查事项*项。*.推进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嘉兴市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建设方案》,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做好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强化防震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利用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在《嘉兴日报(嘉善版)》、嘉善电视台等媒体上开展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努力扩大宣传面,增强宣传效果。指导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系列应急疏散演练、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活动,督促各镇(街道)积极组织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防灾减灾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和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二是认真做好跨省域高新区建设相关工作。*.在空间规划方面,依托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并向上级书面汇报,形成新一轮区域规划面积和四至范围,并向省厅报送。积极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目前嘉善高新区得分已经上报至自然资源部,得分位于全省前三分之一,同时积极推动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各片区纳入新一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方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集成电路设计、海洋装备、光通信、新材料等领域产业前瞻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等*个高新区重大建设项目落地,目前建设达成率约**%,总投资超百亿。*.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依托祥符荡创新中心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创新领军企业、高等院校与园区联合搭建国际一流的多功能综合平台,推动华润三九等创新领军企业与祥符荡等高等院校与园区联合搭建国际一流的多功能综合平台。深入实施太浦英才计划,推荐新一批人才申报。同时探索建立高新区内联合引进培育使用人才,向上级争取各类人才计划向高新区倾斜。三是认真做好科技信息宣传相关工作。*.做好政务信息撰写及报送工作。今年共报送信息近***篇,政务信息全县部门第三,省厅科技信息列全省县市第一。*.积极对接各级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将本单位特色亮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今年以来共对接发布宣传报道***余篇。其中省级以上媒体报道**余篇。《坚持科产联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嘉善模式”》专题节目入选****年全省科技创新宣传典型案例,嘉善复旦研究院基层电路基础研究及推广相关做法获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研发在上海、产业在嘉善“筑巢引凤”造科创飞地经验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做好创新嘉善日常信息发布工作。****年共编辑发布原创信息***篇,阅读量近五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近年来,我县的防震减灾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群众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在开展本职工作中,新思路、新办法不多,创新能力不足,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二是对震情信息的有效捕获及震害防范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就如何通过宏观异常、微观监测异常做到震情预测还有短板。四是减灾工作机构尚不健全,有的工作连续性不够,力量相对较弱。宣传方式还不够多样化,与民众缺少互动性。
四、下一步打算****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切实做好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工作。按照省地震局地震构造环境探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配合做好项目立项、总体方案设计、招标、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完成项目立项技术(工作)方案编制,落实管理工作经费,做好基础资料收集与数字化处理等前期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地震风险防治。探索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与数字化改革深度融合,精确识别和治理风险,推动在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活动断层避让及区域地震地质灾害防控等领域的应用实践。进一步加强地震台站建设。做好罗星地震台的管理维护,落实保障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和线路正常,提高地震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公益宣传,特别是面向学校、社区的公益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利用好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积极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提高群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完善高新区规划体系。配合执委会开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等研究,形成跨区域一体发展的园区规划体系,形成完善的跨省域高新区规划体系,积极创成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家级高新区。同时,强化协同创新。推进科创资源开放共享,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推动科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通,形成开放共享的跨省域高新区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与青浦、吴江共同探索建立跨区域国家高新区治理新模式,配合执委会完善跨省域高新区议事协调机制,做实做强片区管理机构,建立协同高效的高新区管理组织架构。四是强化科产联动。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构建“科研攻关—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机制。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信息来源: 何添羽
企业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