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2025-04-10
浙江/湖州
变更澄清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浙江/湖州-2025-04-10 00:00:00
单位名称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法定代表人张云威
住所湖州市吴兴区陆王路***号
开办资金(万元)*****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期末数(万元)*****.**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担农业和农产品开发性、应用性技术研究,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利用等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指导与培训及相关社会服务。农作物种子种苗许可、监督管理、种子储备,蚕种储备及水产苗种产地防疫检疫,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举办单位湖州市农业农村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年,市农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主题实践,以“能力提升实干奋进年”活动为总抓手,高标准谋划“三十”工程,聚力实施科技赋能“五个一百工程”,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生产上支撑有力,在农业科技现场创新上引领向前,在全面推进科技振兴上多点发力,有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党建联建,堡垒建设实施新举措。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提升政治素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党纪学习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先后组织集中学习**次,纪律党课*次、教学*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年参加主题征文*篇、撰写心得体会**篇。组织开展院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开展党纪教育集中学习*次,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原原本本学习和深入研讨交流。二是强化廉政教育,力抓风险防控。坚持党风廉政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人人签订党风廉洁承诺书。加大对春节、端午、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的提醒、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早提醒、早预防。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监管,特别是加强对财务支出、政府采购、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监督,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建立个人年度和单位月度风险排查机制,实现廉政风险排查全覆盖。三是强化党建融合,做实共建联建。深化“零距离”党建,提升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份,落实支部书记履职+服务“双项目”制度,办理履职项目、服务项目共*项,二支部作为全局唯一支部认定为首批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二)引育用留,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引进紧缺人才。今年新引进硕博*人,其中,博士*人(金锦、王雅昱),硕士*人(张伟杰、费思明、梁冠宇)。目前,全院博士学历*人,硕士学历**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到**%(在编专技总人数**人)。博士(后)人数在全省地市级农科院排名第三(宁波**位第一、杭州**位第二)。**周岁以下科技人员**人,占比**.*%,历年最高,排名全省地市级农科院第二(衢州市**.**%,排名第一)。二是高质量运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全省首家事业单位博士后工作站,采取“先进站后入编”的方式,加速人才进驻,****年新增进站博士*人(胡凤明),博士后人数达到*人、博士进站率实现***%。不断提升博士后工作站级别,已提交申报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材料。三是创新推进“农科英才”培育行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选树院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人,科技新苗“十个一”竞赛有序开展。完善职称申报推荐办法,用活事业单位特设岗位政策,职称晋升取得新突破,争取推荐职称申报*人并获得高级以上职称(谭宏、李艳东、邱芬、彭彩娥、张可欣、劳顺健、公翠萍、李江涛、陆群康),晋升人数达到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人,占比达到**.*%,**周岁以下青年高级职称人数达到**人(王莉、郭良勇、韩明丽、张新城、殷雨洋、彭彩娥、邱芬、史星雲、张可欣、公翠萍)、占在编专技人员总人数的**.*%,位列全省地市农科院第三。四是持续实施高层次人才绩效单列政策。****年度高层次人才**人,绩效工资单列发放金额**.*万元,更多高层次人才享受政策红利。(三)设施建设,科研平台实现新提能。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试验基地功能。深入推进基地建设提档升级,完成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蚕桑种质资源创新中心、湖羊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和蔬菜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资金额****余万元,新增科研用房****平方米。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成功被认定为市级“未来农场”。二是提升实验室水平,夯实平台载体。市级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责任期中期考核(*/**)并再次获**万资助。与湘湖实验室在“湘湖实验室首届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上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创建湘湖实验室湖州淡水水产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达成共识。三是扎实推进基地试验站工作。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湖州综合试验站,签订“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备忘录,支持“一带一路”战略。高质高效完成*********年度的国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试和新品种展示示范等*个省级以上试验平台任务。持续提升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首次长三角西甜瓜新品种大会成功落户并举办。(四)科技攻关,种业创新迈上新台阶。一是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种子收储管理。水稻育种顺利完成,开展****份育种材料的加代选育,西甜瓜展示评价示范引领,完成西甜瓜、辣椒等定向分离材料***多份、筛选出优异甜瓜种质资源**多份。落实**.*万公斤种子储备工作(粮食**.*万公斤、油菜*.*万公斤)。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共检查种子品种**余个,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种子经营门店**余家。二是推进新品种选育。加大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攻关,今年已通过审定(登记)品种*个(国家审定(登记)湖油橙、河蟹早熟新品种申江*号;省级审定浙湖粳**)。其中,自主选育的常规甘蓝型彩色油菜新品种‘湖油橙’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系浙江省首个。以院地合作项目《大口黑鲈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为依托,大口黑鲈全基因组选育取得重大进展,国内领先实现雄性率***%的大规模苗种繁育。三是大力培育种业企业。新增省级种业阵型企业*家(湖州丰盛湾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湖州吴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加快水产良种场建设,推进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个,湖州丰盛湾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创成全国首家罗氏沼虾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水产良种场资格复查。(五)深化合作,科技成果屡获新突破。一是科技项目提质增量。全年新立各类项目**项,其中,纵向项目**项,累计争取到省市项目经费****.*万元、达到历年最高。****年市科技项目立项再创佳绩,成功争取择优委托项目*项,立项数量*项,为近三年最高。在研项目***项,其中,成功参与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单个项目总经费达***万元,项目层级、单个项目经费均获得“双突破”。二是科技合作再迈新高。科技合作扩面提质,与浙江农林大学、湘湖实验室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新型紧密合作关系。与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开展湖羊基因编辑育种合作。与吉林白山、新疆阿拉尔等开展对口合作,与中禾宝桑建立院企研究院,优势互补,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完成第一轮市院合作***工程,在新品种选育、农机装备等方面科技成果持续领先(审定(登记)新品种*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个、申请发明专利*件;研发成功*套智能高效农业机械设备、*个桑资源健康新产品、*款育种芯片)。开展跨省对口合作,高水平推进湖鲜疆养项目。今年我市首次启动实施与新疆阿拉尔市的“湖鲜疆养”特种水产养殖项目*个,现已开展捕捞的白玉蟹每只最大可达***克,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当地增收超****万元。三是成果集成再创佳绩。积极申报奖项,****年获省农业科技奖项*项(丰收奖:一等奖*项、三等奖*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十四五”期间主持获得丰收一等奖*项,获奖数量列全省地市农科院系统第一。成功转化水稻新品种‘浙粳***’,总转让费**万元,其中我院获转让费**万元。授权各类专利*件,新品种新技术被列入国家、省、市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项,其中“草本化杂交桑机械收获与多批次连续化养蚕技术”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系我院历史上首次。(六)示范推广,科技应用达到新高度。一是粮油蔬喜获丰收。集中展示稻油和稻麦轮作的良种良法的集成配套,创建高产示范方片***个,小麦平均亩产***公斤、同比增长*.*%,油菜平均亩产***公斤、列全省第一,其中安吉万加丰油菜示范方参加全国高产竞赛平均亩产达***.**公斤、位列全省第一。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亿斤,将实现“八连增”。大力发展稻菜轮作、设施栽培等模式,蔬菜面积**.**万亩、产值**.*亿元,同比增长*.**%、*.**%,设施蔬菜发展经营在全省作典型交流。二是茶果药向新向优发展。大力推进生态美丽茶园建设,积极引进水果优新品种,联结中药材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茶园面积**.**万亩,总产值**.**亿元、同比增*.**%。水果面积**万亩,产值**.**亿元,同比增*.*%。实现新、老“浙八味”道地药材产值占比**%以上,新发展面积****亩。三是推进现代渔业提档升级。持续扩大稻渔综合种养规模,新增面积*.**万亩,累计达**.*万亩,面积排名全省第一;加快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陆基等养殖模式,****年新增陆基设施规模**万立方米,陆基设施渔业规模累计达**.*万立方米,实现规模翻一番。全市***月水产品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成功争取农业农村部首批整县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资金规模*亿元,系全省淡水地区唯一。(七)机器换人,农业“双强”展现新风貌。一是“机器换人”全省领先。积极争创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吴兴区、南浔区入选规模养殖类示范县创建名单,占全省的*/*,德清县、长兴县入选设施种植类示范县创建名单,占全省的*/*,全市两类示范县共入选*个,数量居全省第*。持续推进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上报创建综合性先行县*个,有望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综合性先行县全覆盖。二是“双强”项目全力推进。持续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制定****年市级重点任务清单,争取“双强”项目**个,获专项资金****万元(全省第*)。全面落实项目“*+*+*”服务机制和“三色”亮灯管理机制,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截止三季度,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万元,累计投资完成率**.*%。三是服务体系逐渐形成。迭代优化全市农事服务中心布局规划,拓展服务功能和产业覆盖面,着力构建农事服务新体系,全市已建设农事服务中心**家,其中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家、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家,基本形成“*公里农事服务圈”。(八)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取得新提升。一是上山下乡助农服农。以百日下乡服务春耕备耕、百项技术落地千家主体为引领,以*+*+*农推联盟专家团队、院专业技术服务队、青年科技人员驻点服务、科技特派员等载体,集中开展“上山下乡服务三农”百日大走访活动,全市已建立粮油、蚕桑、湖羊、茶叶、水果、农机产业的社会化服务队***个,实现三县两区服务全覆盖。***月走访服务村、企业、基地****家(次),服务****人次,累计收集解决问题***个;开展技术培训、科普教育、赛事活动**场次,服务****人次。选派**名**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在关键生产环节开展***天的驻点实践服务。二是提升单位运维环境。修订《重大议事规范》,促进有章有序;建设办公环境,做好食堂管理、垃圾分类、车辆调度、水电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办公大楼装修、文化氛围营造等工作,满足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推进信息宣传。承办市厅级领导出席活动*次。截至三季度,推送微信***篇,上报政务信息**篇,录用**篇,占全局录用**.*%;获市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条,占全局批示的**.*%,其中二季度批示占全局的**%。首届长三角西甜瓜新品种大会获得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年,市农科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获省农业丰收一等奖两项,继续列全省地市农科院第一。但对照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我们仍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科技队伍“青黄不接”。**岁以下科技人员占比接近**%,面上服务推广能力不足,缺乏实践指导经验,如农作、水产线上,能一线独立指导服务的只有正副站长。二是学科方向“杂而不精”。在研**个科技项目,涉及全市各个大小产业,课题间关联度不足,难以形成叫得响的、标志性的学科以及重量级科技“大成果”。三是科研推广“融合不紧”。科研推广还是各自为政,科研服务推广、推广反哺科研的协作机制还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如自主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浙湖粳**”“浙湖粳**”,****年推广面积约*.*万亩,仅占全市晚稻种植面积的*%。四是潜心钻研“热度不够”。一些科技人员倾向于选择“短平快”容易出成果的研究,为了职称搞科研,依托高校老师做项目,自身缺乏潜心钻研精神,更谈不上开展耗时长和费精力的探索性、开创性研究。五是科技平台“能级不高”。虽然高标准建了试验示范基地,并且与浙大、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南农大等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但是也只有一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国家级科研平台还没有,落后于杭宁嘉金台等地。
四、下一步打算****年,市农科院将深入实施能力提升实干奋进年活动,锚定*个目标: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五。聚焦*项重点任务,一是培育一支青年英才队伍。新引进博士*人,博士比例达到**%。大力实施“农科英才”培育行动,加快构建业务过硬、具有实战能力的青年科技队伍,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达到**%以上。二是凝练一组特色学科方向。立足本地产业技术优势,对标国内外科技形势,充分论证优势与短板,凝练提出***个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方向,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打造一个协同攻关平台。拓展科技合作思路,开辟与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新路径,坚持既整体又独立的合作原则,建立更加牢固的科技“利益”联结机制,共建研发平台、共享研究成果。四是构建一套研推融合体系。以科研服务于推广、推广反哺科研的思路,优化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加快构建“面向产业、服务生产”的研推融合体系。五是实现一批重大创新突破。建强学科团队,合力技术攻关,在高繁肉用湖羊、耐寒油菜、鳜鱼饲料化、蝴蝶兰培育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突破。六是推广一批高效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稳粮增效、稻渔综合种养、水产设施养殖、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模式,力争粮食单产保持全省第一、经作产业高质高效、淡水水产继续领跑。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获评“浙江省文明单位”*.《草本化杂交桑机械收获与多批次连续化养蚕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评全国农技中心最具推广价值短视频。*.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农业丰收奖一等奖;*.湖州稳粮增效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获农业丰收奖三等奖;*.浙北地区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天然彩色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农村厅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蚕种生产模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农业丰收奖一等奖*.蚕种生产模式创新与优质高效技术集成应用获农业丰收奖三等奖。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企业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