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2025-02-20 00:00:00
项目名称:南通港通海港区通海作业区中部码头区东段泊位工程
建设地点:南通港通海港区通海作业区
建设单位:南通通远港口有限公司
编制机构: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根据环评结论、技术评估意见,在建设单位全面落实报告书内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南通通远港口有限公司南通港通海港区通海作业区中部码头区东段泊位工程项目在拟建地址建设可行。本工程位于南通港通海港区通海作业区,南通市团结河与新江海河之间,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万元。项目拟利用新江海河上游长江岸线****,外档布置*个*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个*万吨级通用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泊位长度****;下游泊位内档布置*千吨级、*千吨级通用泊位各*个,泊位长度****。设计年吞吐量****万吨,本项目陆域征地面积**.****,纵深约****~****,宽度***~****,布置通用堆场、集装箱堆场区、仓库区、生产辅助区、杂货仓库区以及管理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陆域绿化,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复合绿化系统;水上工程施工作业尽可能避开水生生物主要繁殖季节;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保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开展环境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施工期间和工程建成后按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专题报告要求进行跟踪监测。施工结束后,严格落实保护区专题报告提出的人工鱼礁投放、人工增殖放流等生态补偿工作。
*、切实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类标准。
*、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水下方全部送往长江海门段疏浚砂综合利用场地(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综合利用,尾水最终汇入新江海河。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采用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处理水回用于道路洒水,不外排;施工船舶油污水由船舶自带油水分离器处理,或者应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不得在码头水域排放。运营期码头面、引桥地面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经码头上的明沟收集到码头面集水池中,由潜污泵输送至后方生产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出水回用于厂区绿化、喷淋洒水等。机修废水、流动机械冲洗水进入厂区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接管到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不直接外排。本工程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收集后可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接至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不得直接外排。到港内河船舶生活污水通过码头船舶生活污水接口接收后,通过港区生活污水管网最终送入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按《报告书》要求落实各项废气控制措施,工程设计中,应进一步优化废气处理方案,确保各类工艺废气的处理效率等达到规范的要求。同时加强无组织废气控制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有效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污染物执行标准见《报告书》表*.***~*.***。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各类固废的处置均须按相关固废管理要求办理相关转移和处置手续。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对环境风险和安全事故的防范,建立健全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严格执行“三落实三必须”“一图两单两卡”制度,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清单,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公示时间:****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联系地址: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