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排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城市自然调蓄空间等存在的薄弱环节,实施排水防涝体系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行动任务,实施本项目,旨在统筹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大部分护砌驳岸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河道边坡过高过陡无防护措施;部分河道主河槽挡墙被水淹没,直接侵蚀土质边坡。河道淤泥主要由沙粒、泥沙和有机物组成,其主要来源是两侧护岸破损导致水土流失进入河道、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废土、装修废料、垃圾堆积、排污水等。由于长时间地累积,河道淤泥对整个水环境健康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淤泥对于水质的影响
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及化学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通过淤泥中的孔隙和水中的接触作用,进入到水环境中,对于水质产生影响,使水体更加浑浊,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淤泥对于河道水位的影响
河道淤泥越来越厚,积累在河道底部,会降低水体的容积,进而影响河道的通畅性,会使河道输送能力下降,积水面积增加,甚至会造成河道水位上涨,引起洪水灾害等问题。
*、淤泥对于城市地下建筑的影响
底泥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会分解,并释放出硫化氢、氨气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城市地下建筑物的建设和运营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更新改造。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美化周边环境,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起到 减少空气、噪声污染的作用,既具有美化周边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又对保持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主要对新开河、南运河、卫工明渠清淤后的底泥进行资源化处置,处置规模约为**.*万**。处置工艺为:淤泥暂存——烘干脱水——制砖资源化利用,处置周期为**个月。
二、淤泥处置方案
本项目主要对沈阳市新开河、南运河、卫工明渠清淤后的底泥进行制砖资源化处置,本工程预计处置淤泥约为**.*万**。拟处置厂区分为淤泥中转堆放场、淤泥脱水厂区、制砖厂。
(一)淤泥检测结果分析
****年*月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南运河、北运河、卫工明渠的底泥进行了检测,淤泥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项目 |
点位名称、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
单位 |
*****(*)*******(南运河*) |
*****(*)*******(南运河*) |
*****(*)*******(北运河*) |
*****(*)*******(北运河*) |
*****(*)*******(卫工明渠*) |
*****(*)*******(卫工明渠*) |
含水率 |
**.* |
**.* |
**.* |
**.* |
**.* |
**.* |
% |
镉及其化合物 |
** |
** |
** |
** |
** |
** |
**/** |
总汞 |
*.*** |
*.*** |
*.*** |
*.*** |
*.** |
*.** |
**/** |
铅及其化合物 |
**.* |
**.* |
**.* |
**.* |
*** |
**.* |
**/** |
铬及其化合物 |
*** |
*** |
*** |
*** |
*** |
*** |
**/** |
砷及其化合物 |
** |
** |
** |
** |
*.** |
** |
**/** |
镍及其化合物 |
*** |
**.* |
**.* |
**.* |
**.* |
**.* |
**/** |
锌及其化合物 |
*** |
*** |
*** |
*** |
*** |
*** |
**/** |
铜及其化合物 |
**.* |
**.* |
**.* |
**.* |
*** |
*** |
**/** |
矿物油 |
*** |
*** |
*** |
*** |
*.**×*** |
*.**×*** |
**/** |
蛔虫卵死亡率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
粪大肠菌群菌值 |
<*.** |
<*.** |
<*.** |
<*.** |
<*.** |
<*.** |
/ |
苯并(*)芘 |
*.* |
** |
** |
*.* |
*.* |
*.* |
**/** |
多环芳烃 |
*.** |
*.** |
*.** |
*.** |
*.** |
**.* |
**/** |
粒径 |
***;** |
***;** |
***;** |
***;** |
***;** |
***;** |
** |
渗滤率(土壤入渗滤) |
*** |
*** |
*** |
*** |
*** |
*** |
**/* |
(二)处理流程
(*)淤泥中转堆放场
处置规模约为**.*万**。应根据处置规模充分全面考虑实际堆放立米数、堆置高度、道路及附属设施占地面积、道路最高承载吨数、堆放淤泥储存池数量及尺寸等。
底泥储存池构造做法自下而上为素土夯实、土工膜,粗砂层,底泥层(河道淤泥)。底泥储存池顶部采用土工膜遮盖。具体方法以现场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准。
采用每座底泥储存池设置风炮车*台进行除臭,每天底泥需用植物除臭剂浓缩液除臭。淤泥中转堆放场设置一套生物除臭塔,用于处理淤泥暂存池及渗滤液收集池内产生的恶臭气体。经生物除臭塔过滤后通过 ***排气筒(**)排放,未收集部分无组织排放。
中转堆放场内存有底泥渗出的渗滤液,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采用***膜处理工艺。在生化池里对***,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去除。一体化处理池成套采购,处理后污水可以用于厂区除臭药剂的稀释、厂区降尘等。
(*)淤泥机器烘干法脱水
淤泥为河道淤泥,含水率约**%,因此需将淤泥进行脱水处置。淤泥脱水拟采用现有处置园区烘干处理工艺,淤泥脱水后含水率将至**%。每天由淤泥中转堆放场运送淤泥至烘干车间,烘干车间内添加生物降解等外加剂后进行烘干处理。淤泥烘干车间均为封闭车间。
施工现场的淤泥或在淤泥中转堆放场内存放的淤泥,由翻斗车运送至上料车间进料仓内的上料池,上料车间为钢结构的封闭车间。淤泥进入上料池后由封闭运泥皮带输送至烘干炉进行烘干。上料过程产生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
烘干炉使用生物质成型颗粒作为烘干热源,烘干过程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恶臭气体,依次进过布袋除尘器、碱喷淋塔及生物除臭塔,通过 *** 排气筒(**)排放。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及烘干炉渣收集外售综合利用。
烘干废气经过碱喷淋后废气温度下降到**摄氏度以下,烘干水分冷凝后,进入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市政纳管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污水处理站产生恶臭气体经过生物除臭塔过滤后通过 *** 排气筒(**)排放。
(*)经烘干后的淤泥(含水率**%)通过密闭翻斗车运送入密闭淤泥暂存区。淤泥暂存区为半地埋式钢结构封闭车间。
淤泥暂存区收集恶臭气体经生物除臭塔处理通过***排气筒排放。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暂存区内存有底泥渗出的渗滤液,设置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采用***膜处理工艺。在生化池里对***,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去除。一体化处理池成套采购,处理后污水可以用于厂区除臭药剂的稀释、厂区降尘等。
(*)制砖
脱水处理后淤泥,可直接与煤矸石等原料混合搅拌。入场淤泥为脱水后淤泥,含水率低于 **%, 淤泥基本为固态。制砖原料煤矸石、炉渣中掺入淤泥,按照制砖工艺烧制建筑用砖,完成资源化利用。淤泥经过处置后成品砖执行,产品标准执行国家标准《烧结普通砖》(***********)及《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且厂区生产期间,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及其相关污染产物进行检测。
(*)全过程污水处理站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产生恶臭的主要污染源为格栅、调节池、生物池、淤泥罐等产臭气区域分别进行封闭,负压抽气,产生的氨和硫化氢废气经收集后通过*套生物除臭系统处理达标后,再通过*根*** 高排气筒排放。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淤泥作为原料进入烘干车间处理。
本项目中提供的市政污泥、管道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生成污泥再生燃料作为烧结砖的替代燃料,很好解决了市政污泥、管道污泥处理产品的出路问题,彻底实现市政污泥、管道污泥的零排放,实现了市政污泥、管道污泥资源化利用,杜绝了市政污泥、管道污泥的二次污染,实现了“以废治废”的功效。***~****℃的烧制温度可有效控制污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且该温度烧制使得污泥中的有机质充分燃烧,一方面避免了二噁英等有毒气体的产生,另一方面有机质的燃烧可以作为补充能源降低了烧结砖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