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2025-11-12 00:00:00
星桥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
用户扫码取餐的流程很像扫码取快递,十分方便
手机线上点单,提前制作,下楼到店扫码取餐,即可享用一顿美味可口的餐食……日前,拱墅区祥符街道星桥社区的居民们,就餐有了一套“丝滑连招”的新选择——星桥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也是杭州首家**星厨智慧食堂。
社区为何会选择引入一家智慧食堂?这家食堂“聪明”在哪里?科技赋能的社区食堂能解决传统食堂的痛点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食堂实地探访,并和社区、运营方一起算了笔细致账。
智慧食堂“聪明”在哪?
星桥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位于中尚汇府西区,走进店内,最惹眼的一定是正对大门两台外卖柜似的“大家伙”。这就是整个智慧食堂的“超级大厨”——**星厨智能化设备。
这套智能化设备把整个后厨“装”了进去,能够自动完成食材烹制,并将成品放置到对应的取餐格中,兼具“大厨”与“服务员”的双重角色。由于没有了后厨,***平方米的店铺空间,几乎都可以为顾客所用,方便人员出入。
运营方快鳄(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严湖斌介绍,食堂的运营流程高度智能化:“中央厨房负责菜品的洗切配,配好的食材会用航空铝箔盒进行分装,然后冷链配送至门店,避免了二次污染风险。用户可以现场扫码点餐,也可以预约点餐,自行选择烹饪时间,烹饪完成后用户会收到取餐码,在**星厨智能化设备上扫码,对应取餐格的门会自动打开,用户取出餐食即可享用,就和扫码取快递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星厨在菜品研发阶段会通过算法学习,自动调整不同菜品的温度与时间,以达到最符合大众口味的标准化出品。而且,尽管每份菜品均为单独烹制的小份菜,但每台设备可同时制作十几份菜品,单份出餐时间仅需*至*分钟,效率足以应对用餐高峰。
社区为何选择智慧食堂?
“社区食堂是辖区群众呼声较高的民生实事项目,但我们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必须避免产生新问题。”星桥社区党委书记孙恩锋表示,“传统食堂常面临烟道设置难、出品不稳定、服务时间有限等痛点,而智慧食堂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油污对外*排放,**大厨不仅能保持出品稳定,还能现点现做,确保大家都能吃到热乎菜,运营时间从上午**点一直到凌晨*点半,让夜归族也能在家门口感受‘深夜食堂’的温暖。”
星桥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自*月底试运营以来,已经受到了不少居民的好评。但智慧食堂的投入与运营成本如何?星桥社区对这一“关键小事”的探索创新,究竟是“赔本赚吆喝”,还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化运营呢?社区与运营方一起分享细账——
设备方面,两台**星厨总价约**万元,是店内最大支出。但严湖斌指出,传统食堂需配备至少一名大厨和一名帮厨,月工资成本约*.*万元,而智慧设备可在*年左右收回成本。
人力方面,由于点餐取餐基本自助,***平方米的门店仅需*名服务员。考虑到老年群体有时会需要服务员协助点餐和代为下单,目前增至*人,与传统食堂人力成本相近。
食材成本上,中央厨房集中配送虽因包装与冷链略高于自行采购,但随着门店规模扩大,采购量上升后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此外,智慧食堂无需后厨设备,装修成本更低,虽水电消耗比传统食堂高**%,但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
目前,食堂日均客流量稳定在***余人,外加***多单外卖订单,已实现盈利。
智慧食堂能否成为社区食堂新解法?
星桥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试营业以来,已吸引多个街道社区前来考察。严湖斌表示,智慧模式具备灵活适配性:客流量大的社区可增加设备与服务人员,而客流量较小的社区仅需一台设备与一名服务员即可支撑运营。目前,公司已专门成立社区食堂业务线,希望与政府共同探索居民家门口的暖心服务新路径。科技赋能社区食堂的路能走多远?或许还需时间检验。但正如孙恩锋所言:“社区引入智慧厨房,希望能给辖区群众带来更高品质的服务。探索中的新解法,值得我们给予更多耐心。”未来,这笔“新账”或将算得更清、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