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2025-08-26 00:00:00
近日,由公安部主管、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群众出版社主办,面向全警、全社会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业务指导权威期刊《中国警察》杂志,****年第*期刊发了《湖州公安生态警务——绿水青山间的守护》,文章聚焦湖州公安在生态警务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其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全文如下——
盛夏时节,走进安吉余村,只见群山翡翠,竹海绵绵,村口石碑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个大字熠熠生辉,驻足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观光车忙碌地接送游客,电影院内座无虚席,展示馆里生动再现乡村振兴足迹……余村,这个浙北小山村,已是闻名全国的“网红村”。
“**年来,余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华丽转身。”安吉县公安局天荒坪派出所民警、大余村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站长张忠心介绍道。****年,余村接待游客***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分红***万元。
****年*月**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和科学论断。**年来,湖州公安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进警务工作,并在全国首创“生态警务”,打造集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于一体的警务运行模式。
从各相关部门的单打独斗到“生态共治中心”的多跨协同,从“生态警长”到“生态义警”再到“生态警务联盟”,湖州公安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书写着守护绿水青山的警务创新篇章。
湖州市长兴县水口茶文化旅游景区是国家****级景区,因唐代贡品紫笋茶和金沙泉而闻名,景区内有***多家农家乐,每年吸引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年是生态警长沈建华扎根水口的第**个年头。**年来,作为湖州****名生态警长中的一员,沈建华常年与水口的绿水青山为伴。他几乎每一天都奔走在辖区山水之间,或是山居村落,或是山林古道。他熟悉辖区,被群众称赞为大山里的“活地图”。
“夏天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来莫干山消暑的游客也多,我们巡山的压力会更大一些。”一大早,德清县公安局莫干山派出所生态警长潘晓峰便背着自己的工具包出发,包里装着几瓶水和一些警用装备,“这是不久前安装的***,发现问题后,拍照一键上传,就能将情况实时传回所内的‘数字治理一张图’,即时处置。”
莫干山派出所辖区有***平方公里林区,林区内曾经常见捕兽夹和捕鸟网,但单靠警力展开相关巡护,只是杯水车薪。莫干山派出所创新构建“生态警务矩阵”,即以生态驿站为支点、生态警长为纽带、生态联盟为合力,全方位守护绿水青山。
山间有警,湖边亦有警
*月*日,在太湖南岸浙苏两省交界处,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内,织东派出所生态警长徐建根正和江苏吴江七都派出所民警顾春江分析案件线索。
****年*月,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分局在乔溇村建立长三角首个省际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在这里,两地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入驻。徐建根、顾春江和其他驻点执勤人员一起,对省际交界生态警务工作存在的治理难点,常态化开展警务联勤合作。
早在****年,湖州公安就在省内最早推行“河道警长”。此后,不断完善守护生态发展格局,警长工作从原先的环境领域延伸到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围绕河道、湖泊、林区、矿区、市场、路段、项目、景区等重点区域,布建“八大警长”****名。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生态警长,实现全市****条****公里河道、***个湖泊、***个水库、***个农贸市场、主要林区、矿区、路段及市重大工程全覆盖。
****年,湖州公安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警务模式,通过建立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破解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部门多头分管模糊、问题难以彻底根除等难题,实现出警到达现场用时减少,环境问题处置效率提升。截至目前,湖州全域已建立**个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
前些年,在京杭大运河里非法倾倒泥浆或各类建筑垃圾带来的高额利润形成了灰黑产业链,其行为不仅抬高了河床,更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安全。除了加强巡查,德清县在大运河沿岸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块建立的运河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针对防控薄弱区域,增设和优化了一批前端感知设备。这些“千里眼”“顺风耳”的布设,为提升工作站预警预测、动态感知、精准打防的能力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通过科技提升了生态保护效能。这背后得益于生态警务协同智治的应用。
目前,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平台已归集自然资源、国土、水利、林业等*个部门的相关数据,建立生态治理数据仓,搭建要素、防范、处置、办案四大协同板块,实现了生态领域“要素一屏管控、风险一网感知、联勤一键响应、执法一链贯通”,形成了跨部门、跨区域的生态治理指令流程闭环,共建“净水、净土、净废、净林、净市场”五大场景**个应用模型。自平台运行以来,直接协助破获案件***起。
生态共治,变革体制
“滴滴滴——”湖州吴兴区老虎潭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的警报突然响起。
大屏幕上,一个红点正在向水库边缘移动。“有人接近电子围栏!”值班生态警长姚建斌立即调取实时画面。
“这里是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您已进入水源保护区,请立即离开。”通过远程喊话系统,姚建斌劝阻一名想在水库钓鱼的市民。
“山水慧”数智平台的异常停留追踪、电子围栏防护、火情风险预判模块,让老虎潭水库实现了从人防到智防的跨越。平台运行三年来,库区生态违法案件数同比下降**%,亦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生态”。
为破解县区域生态协同治理难题,湖州市公安局吴兴区分局迭代升级生态警务联勤共治模式,建成全国首个县(区)域生态治理中心——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
从****年起,湖州公安把县域生态共治中心建设作为生态警务标志性项目重点推进,截至****年*月底,湖州县域生态共治中心实现全市全覆盖。
湖州公安为何如此不遗余力地建设县域生态共治中心?湖州市公安局党委专职副书记马骁道出了其中的缘由: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通过一线基层部门的紧密联动,有效解决了基层生态协同治理的难题,使出警用时大幅缩短,也显著提升了现场处置效率。但工作站也存在“解决了区域性问题,全域性问题依然存在;遏制了单一领域问题,跨领域问题仍较难根治”等短板。县域生态共治中心的建成,推动生态警务联勤共治模式向更宽视角、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迭代发展,逐步形成“共治小组—共治中心—共治工作站”为一体的生态警务新管理体系,实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的机制变革。
****年**月,湖州南太湖新区公安分局建设运行环太湖区域首个生态共治中心——南太湖生态共治中心,整合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四市公安水警,太湖渔政和市、区两级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专业企业、生态义警等力量资源,对太湖、苕溪水域生态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太湖流域生态守护。
“县域生态共治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了力量深度聚合、资源深度整合、执法深度融合。”马骁介绍道。生态共治中心形成“*+*+*+*”的力量聚合模式,通过跨部门执法力量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推动联合执法、联合会商、联合巡查更加高效,跨部门联勤执法效率提升**%。同时,深度整合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各自的优势资源,将高空智能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统筹使用、管理,实现一站式调度、全领域应用、全地域覆盖。此外,系统梳理跨部门**条联合执法事项和**条联合检查事项,同步制定联合执法工作规范,建立生态环境问题长效管理及联勤执法机制,建立完善生态执法一体化协同机制,以中心统筹协同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生态协同执法,实现从线索收集到案件办理的全流程协作。
生态转化,点绿成金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年“五一”假期,安吉县公安局梅溪派出所生态警长楼成涛每天带队在“深蓝计划”巡逻,提醒游客注意人身财产安全。他还与咖啡馆工作人员、生态义警建立微信群,以便有任何困难问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及时处置。
“深蓝计划”项目,坐落在湛蓝的天然湖水和冷冽的岩石之间,被人们称为“小冰岛”。“小冰岛”的前身——青山石矿厂可不似眼前这般的纯净和宁静。垃圾异地向矿坑中倾倒,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等问题,曾让这里的村民忧心不已。但自从生态警长楼成涛把“移动办公室”搬到这里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年国庆假期,“深蓝计划”成为湖州首批生态警务联盟成员单位。在“深蓝计划”主理人程铄钦看来,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据统计,“五一”期间,“深蓝计划”接待游客*.*万余人次。
仅今年“五一”期间,像这样的生态警务联盟宣防活动,湖州总共开展了**场。活动背后是湖州公安“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生态警务联盟”生态守护体系的持续发力。
“生态警务联盟作为生态警务中的一项创新工作,选择具有品牌代表性和影响力,更有社会责任感、有意愿参与生态环境守护的商家单位参与生态保护,并带动热心生态公益的游客参与进来。”湖州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生态警务联盟成员单位已达***家,共开展生态警务联盟宣防活动***场,现场招募生态义警****余名,辐射群众**.*万余人次。
生态警务联盟开展宣防活动,创新业态玩法,吸引流量。据统计,****年“五一”假期,全市*级景区、宾馆酒店、乡村旅游点和文博场馆累计接待全域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分别同比增长**%、**.*%,其中,南浔古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
生态警务远不止守护绿水青山那么简单,更是围绕生态价值转化需求,持续创推务实管用的举措,助力当地产业走上绿色快速发展之路。
走进南浔区菱湖镇“渔都”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只见“凌波渔韵”实战场景正对鱼的育苗、养殖、运输、销售等全周期进行监管。“工作站通过生态警务,组建由生态警长、行业协会、律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科学养殖、规范用药和尾水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站长陈豪介绍说,“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打击了电捕鱼、非法偷排污水等违法行为,还推动了生态养殖实现零污染目标,助力了渔业产量的提升和渔业产值的增长。”
目前,全市****名生态警长、****名生态义警、***家生态警务联盟、**个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个县域生态共治中心,实现了生态领域守护全覆盖。生态警务正与渔业、民宿、露营等特色经济相结合,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进一步释放生态保护的红利。
生态警务为绿水青山筑起了一道法治屏障,更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生态保护新路径。在这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土地上,湖州公安正以“警务之笔”,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警务图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