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第五期“品牌数字化广告传播教学研修工作室”启动会在别都书院逻辑工厂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集团专业教育委员会委员、人文学科带头人邓军红老师主持,淬炼商学院陈晓曼副院长以及工作室新一期成员—艺术传媒学院张馨月、袁于婷、孙尚灯,淬炼商学院谭思嘉、王江婷、冯丽丽共*位老师共同参与,围绕“确定的商科与不确定的艺术”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

邓军红老师在开场中指出:“生产过剩时代,交换价值远大于使用价值,所以经济生产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生产,放在新媒体语境里,叫图像生产。商科是理性、数据和结果;艺术则保留不确定性,是灵感、情感与表达。二者看似对立,实则互补。正是这种‘确定’与‘不确定’的张力,为我们提供了跨学科融合的动能。”这段哲思开场,点燃了现场的氛围,也为本次工作室的探讨定下了基调。
在邓老师的启发下,新成员们依次自我介绍,并结合各自的教学与研究背景,表达了对参与工作室的期待与展望。大家虽来自不同教研室教授不同课程,却不约而同地提到:正是邓老师所言的“张力”,让他们看到了跨学科合作的价值。这种共识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在接下去的工作中务实协作、突破创新的决心。
随后,陈晓曼副院长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热情与思考,并顺势承接大家的话题强调道:“正是因为差异,才更有可能激发出新的火花。越是走向教育的高层设计,越需要这种融合与碰撞。”她指出,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要通过持续的对话与实践,打破专业壁垒,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她也鼓励老师们以工作室为平台,不仅提升自身,更要反哺课堂,共同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与创新。



随后,邓军红老师结合着前四期工作室在品牌传播、数字广告、创意设计等领域的探索成果以及成员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突破,详细介绍了第五期工作室的工作安排。具体包括主题研讨、项目实修、企业观摩、课程共建等多种形式,并特别强调本期将聚焦跨学科创意的碰撞与融合。他鼓励老师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未来将研修成果有效反哺课堂。
从成果中感受前辈学员的热情,又受到邓老师的鼓舞,新成员们迫不及待的抛出问题来探讨,会议自然的进入自由研讨环节,气氛也随着话题的抛出不断升温。冯丽丽老师带出“原创**更好还是改编**更好”这一话题更是将会议推向了高潮,老师们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袁于婷老师则结合《哪吒》《浪浪山小妖怪》《聊斋》等影视案例,分享了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张馨月、谭思嘉老师更是进一步延伸至泡泡玛特、二次元文化等热点现象,现场气氛活跃,思维激荡。


会议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启动会不仅明确了本学期的研修方向,更在交流中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跨学科合作的信心。正如邓军红老师所言,冲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回应时代就是我们的方向。在商科与艺术的交汇处,正藏着教育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未来,品研工作室将继续推动去边界化的教学研修,助力教师成长,赋能课堂变革,为培养具有商业思维与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持续动力。
撰稿:冯丽丽
摄图:孙尚灯
(淬炼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