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县群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一封信
2025-07-24
安徽/淮南
中标结果
致全县群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一封信
安徽/淮南-2025-07-24 00:00:00

致全县群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 **:**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广大市民朋友:

近年来,非法金融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手段不断翻新,不法分子利用高额回报、快速获利等噱头,吸引公众参与非法集资、网络诈骗、金融传销等活动,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为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需要全县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提高识别和防范的能力,构建紧密的防非打非“安全网”,打击治理非法金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未经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实质从事货币、支付、吸收存款、放贷、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外汇等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行为。

寿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专班办公室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学习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多一分警惕,少一分贪欲,全社会共同抵制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好“钱袋子”,认清几类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形式。

*.非法集资不法分子往往伪造资质,假冒政府支持项目或知名企业背景以投资项目为幌子,通过“高额回报”、“保本保收益”等虚假承诺为诱饵,诱导公众将资金投入非法集资活动,这些项目通常缺乏真实的经营内容,在快速募集资金后突然跑路,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典型案例包括伪装成“养老项目”的投资骗局、“消费返利”的高额奖励计划等。

*.网络金融诈骗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诈骗手段日益翻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金融网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虚假贷款等方式骗取群众资金。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编造骗局也成为常见形式。例如,“冒充客服”退费、“虚假中奖”等骗局在近年来屡见不鲜。

*.金融传销的本质是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来维持资金运转。不法分子以虚假的理财产品或金融投资计划为包装,诱骗参与者缴纳费用加入并发展更多下线,形成资金链条。这种模式通常以“快速致富”吸引人,但其资金来源单一,一旦下线人数不足,资金链便会崩溃。

*.“投资养老”陷阱。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用养老金、退休工资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利用身边熟悉的人为托,鼓动老年人“小额投资”,然后按时“高额返利”,进而诱使老年人追加投资金额,一旦收到大额资金便卷款跑路。

在此,寿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专班办公室提醒您: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国务院颁发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条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如发现非法金融活动案件线索,请积极向县防打非专班办公室或公安部门举报,共同维护我县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寿县非法金融线索举报电话:************

寿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专班办公室宣

****年*月**日

企业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