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2025-07-24 00:00:0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沈海高速公路赣榆至灌云段扩建工程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政务服务大厅)
传 真:*************
邮 箱:********@***.***
通讯地址:连云港市凌州东路*号政务服务中心**号生态环境局窗口
邮 编:******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沈海高速公路赣榆至灌云段扩建工程 |
连云港市赣榆区、东海县、海州区、灌云县 |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起自沈海高速公路苏鲁省界,往南经连云港市赣榆区、东海县、海州区、灌云县,止于沈海高速公路与长深高速公路交叉设置的灌云北枢纽,路线全长约**.***。本项目将既有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扩建为***和 **.**,设计车速为*****/*。本项目改造后主线桥梁共计**座*****.**,支线上跨桥梁*座****.**,匝道桥梁线**座****.**,桥梁总长度约*****.**。沿线原位改建**处互通式立交,扩建*处服务区,改建*处互通收费站。 |
*.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项目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合理布设水稳拌合站、沥青混凝土拌合站、水泥混凝土拌合站等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不得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等生态敏感区内设置施工场地,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应及时拆除,清理平整,复垦还耕或绿化。剥离的表层土应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苫盖等措施,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恢复和土地复垦。运营期须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公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景观美化等环保功能。 *. 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须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原则,设计、建设给排水系统。合理安排水域施工的作业时间和施工方式,水域施工采取围堰法,将施工区域和水域隔离,防止施工污染物进入水体,施工结束拆除围堰时,应对围堰施工区内部进行清理后再实施围堰拆除,严禁向沿线的任何水体倾倒残余燃油、机油、生活垃圾、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防范清淤疏浚工程对水质影响工作方案的通知》(苏环办〔****〕***号)等要求,减少涉水施工作业对所在区域水环境的影响。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合废水、车辆及机械冲洗废水经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标准后进行回用。施工船舶废水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控制要求,船舶含油污水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在水域进行排放。运营期*处服务区及连云港西互通收费站经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进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其他*处收费站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标准后回用于站区绿化等。跨(穿)越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等敏感水域的桥梁段、路基段按照《报告表》要求设置桥面或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同时设置隔油池及事故池或在路基段边沟出水口设置闸门。 *. 严格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在工程设计及建设中,需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废气治理措施,并结合现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优化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确保项目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须落实施工扬尘防治措施,施工场地防治应做到“六个百分之百”治理要求,采取设置围挡、遮盖、喷淋洒水等抑尘措施。水泥混凝土拌合站应布置在距离居民点***米以外区域,水泥仓、输送带、搅拌仓设置集气罩,粉尘废气经收集后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标准后经*** 高排气筒排放。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应布置在距离居民点***米以外区域,沥青加热罐、输送斗车、搅拌缸设置集气罩,沥青烟的废气经“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处理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表*标准后经***高排气筒排放。服务区加油站应配备油气回收系统,并符合《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要求。服务区餐饮油烟和收费站食堂油烟应配备油烟净化装置,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要求。 *. 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施工方式和机械设备、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设置实心围挡遮挡等降噪措施,严格控制噪声排放。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作业,确需进行夜间施工的,须按要求取得相关部门许可。按照《报告表》要求通过采用******低噪声路面,合理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等噪声防护措施,确保项目运营中期噪声值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或《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要求。做好噪声敏感目标跟踪监测,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完善隔声降噪措施,避免噪声扰民。按照《报告表》要求划定建筑物与高速公路的控制距离,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公路沿线的土地利用规划。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须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施工期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产生的废活性炭、废除尘布袋和废油泥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水泥混凝土拌合站产生的废除尘布袋交有处理资格和能力的第三方单位进行处置或利用,施工过程产生的临时弃土、桥梁桩基钻渣、建筑垃圾按照要求综合利用或规范处置。运营期加油站产生的清罐废物残渣、含油污泥,汽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交有处理资格和处理能力的第三方单位处置或利用。一般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要求。 *. 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服务区加油站按照《报告表》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处理,落实防渗技术要求。服务区油罐采用双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质结构和地埋式安装,夹层内设置有报警装置,油罐内外表面、输油管线外表面做防渗防腐处理。加油站埋地油罐的出油管道,设置防渗管沟、防渗套管等保护措施。 *.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落实《报告表》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制定或完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建立联动机制,强化风险防范措施,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确保发生事故时对环境影响可控,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桥梁两侧设置护栏,桥梁两端设置警示标牌,提升跨越敏感水域桥梁的护栏防撞等级并设置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和事故池,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和服务区加油站应急处置措施。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号)等要求,对项目相关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