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服务需求:
一、项目背景
基于鞍山市实景三维数据成果,整合调查监测、基础测绘、规划等数据,进行规划数据与现状数据的模拟对比分析,在市长办公会上真实展示规划数据,并为业务审查报批与项目竣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详实的辅助决策支撑,提高项目推进速度和审批效率。
★二、服务需求
(一)系统功能需求
*.规划设计数据上图展示
将已有矢量总平图按照一定规则向三维模型进行实时转换,转换后的数据可以量算面积、体积等建筑相关信息。
(*)图纸规整定义
面向报建图纸的数据规整需要,基于***规整端提供总平规整、单体规整功能,实现报建图纸的快速规整,使其符合报建标准和审查要求。
*)总平规整
总平规整主要用于定义用地、建筑、道路、绿地等规划元素和构件,实现对规划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建筑主体及其构件、室外设施、绿化设施、控制红线等审核数据的规整定义。在规整过程中指标和属性实时自动生成,图形与指标始终互动。
*)单体规整
建筑单体规整主要实现基于***图纸对建筑性质功能、属性、建筑面积、建筑构件、建筑性质、建筑户型等进行定义。针对单体特点,对户型、附属公建、公摊、屋顶绿地、室内车位、单体造型等进行快速规整。
(*)二三维转换
允许用户将规整后的***方案图纸直接导入系统,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图纸中的线条、形状和标注,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三维模型,提高工作效率。
(*)二三维预览
支持二维和三维数据的预览功能。提供二维规划展示,提供平面布局视图,允许用户查看和分析二维设计图纸。并根据定义的各项建筑信息,如层高、层数等参数,允许用户详细定义建筑信息,以智能识别二维设计元素并结合丰富的三维建筑模型库,通过参数化建模技术实现快速而准确地在线生成三维设计方案。
(*)规划方案设计
提供低门槛、高自动化的三维规划方案设计工具,内置丰富的模型库和纹理库,通过选择模型(纹理)、输入(调整)参数、点线面拖拽拉伸等简单操作,设计三维建模渲染效果,设计完成导出三维立体模型。
*)建筑设计
提供灵活的动态拉伸、海量的建筑图库、便捷的材质刷贴和模仿等功能。
*)自动转换
为***图制定图层规则,只需要遵循该规则,设计图纸导入后会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模型与其属性数据完全对应。
*)动态拉伸
对三维场景中的建筑实体进行拉伸操作,包括建筑拉伸、切面拉伸、单层拉伸等,拉伸的同时属性、指标实时互动更新,实现实体和指标属性的一致性。
*)建筑图库
提供建筑图库资源,兼具平面和仿真,支持建筑的快速选型和排布。
*)区域分层
对实体立面划分区域及分层,支持不同材质分层刷帖,实现自动挖洞刷帖、自由调整刷帖区域、映射刷帖、纵横贯层刷帖等,满足用户对建筑外观便捷化个性设计的需求。
*)自由造型
支持各类常规的三维造型手法,主要包括自由造型、三维缩放、通用拉伸、切面拉伸、实体拉齐、绘线成体、剖切等。
*)智能构件
提供模式多元的建筑构件,构件属性释放,可自由编辑。窗户、阳台、屋顶、模式门等造型灵活变换,效果一键生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场景优化
内置公共绿地、硬化绿荫、硬化场地、通道雨棚、水域、围墙等丰富的设施对象,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进行添加、删除等编辑操作。提供行业实体库和配景实体库,通过智能的区域种树、沿物布置、沿线布置等实现快速布景,对三维场景进行美化,进一步优化方案效果。
*)实效模拟
持续注入更加逼真精美的环境效果,高精度渲染设计方案,模拟真实场景。
*)辅助工具
*)视图展示
支持二三维视图展示,在三维场景中展示建筑、道路、基础设施等实体的三维模型,支持在该场景中多角度、多方式对其进行查看。并提供多种视图模式,便于方案的优化设计。
*)基本工具
提供对实体进行构造、编辑及辅助的基本工具,主要包括线、面、体的绘制,复制、删除、移动、旋转、缩放等快捷编辑以及专业模仿、分类选择、实体选择、实体编组、编组管理等,方便对实体进行自由绘制、属性设置、分类编辑或绑定组合等操作。
*)成果输出
设计成果可以通过平面彩图、仿真视频、经济指标表和效果图等方式进行输出展示,支持二维平面图和三维立体模型的导出。
*.规划模型一键式入库
对设计好的规划模型进行一键式入库,并对数据轻量化处理后发布服务,在展示系统中将相关模型进行展示浏览。
(*)规划成果查看
规划成果数据以项目为单位,方便用户查看任意或指定项目的规划成果信息。规划成果内容包含各类文档、图纸、表格以及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文件,实现规划成果多源格式数据的集中汇集查看。
(*)三维融合展示
通过将三维地形数据、建筑物数据等实景数据信息与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进行融合展现,实现规划成果数据三维实景融合可视化展示,使规划成果内容表达更加直观、全面。
(*)数据服务发布
支持二维数据服务发布和三维数据服务发布。二维数据服务模块提供二维地图发布、浏览、定位等能力,包含栅格瓦片服务、矢量瓦片服务、影像地图服务、地名地址服务;三维服务发布包括地形服务、倾斜模型服务、白模服务等。
*.指标分析
指标分析包括质量检测分析(叠加分析)、退让检测分析(叠加分析)、公共绿地检测分析(日照分析、面积量算、计算器)、车位检测分析(面积量算、计算器)、红线检测分析(叠加分析)、服务设施检测分析(面积自动量算、计算器)、贴线率检测分析(距离量算、计算器)。
(*)微观智能审查
系统对于申请报建的规划方案进行自动化审查,从建设用地、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布局、交通设施、建筑单体五个维度的指标进行详细审查,检验方案合规性,促进审查效率。
*)建设用地审查
针对方案中建设用地的用地红线、用地及建筑性质、建筑规模、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要素进行审查,核查指标是否符合规划标准。
*)公共设施配套审查
系统基于地方政策标准,针对方案区域内配套的公共设施,如幼儿园、商业配件、物业用房、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养老设施、垃圾收集屋(站)、运动场地、室外健身器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厕所、公租房、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和市场租赁房等设施,对未建设设施和未达标设施进行标注。
*)规划布局审查
核实方案图纸是否使用统一地形图比例与通用标准坐标系,依据建筑布局规定,对建筑退让、建筑间距、建筑限高、建筑日照、建筑道路等,对其面积、位置等因素进行校核。
*)交通设施审查
检测方案中停车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室外停车场、地下车行连通道、机械车库等交通设施的数量、位置、面积是否符合规划,分析其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合规。
(*)辅助审查
利用“人机相辅”手段对建筑退让、建筑形态进行审查,以人审机辅的方式保证审查内容的准确性。
*)退让检测
依据建筑退让控制规定,自动扫描项目内的所有建筑物、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等,并计算平行面的最小距离,检测建筑与各控制线之间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把小于该标准的对象列表报警,并列出本地相应规范标准,支持人工校核退让范围。
*)建筑形态审查
在系统审查的基础上,支持人工核查,包括建筑布局与建筑间距审查。根据规划要求,审查方案中各类建筑的分布与布局是否满足美观、科学等要求,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详细规划标准。
*.三维空间动态模拟
三维空间动态模拟包括模拟每个建筑物在不同光照高度下的全天采光情况;精准模拟设计方案三维模型对整个城市空间不同位置和角度所能看到的景观范围和视觉效果所造成的影响;建筑色彩模拟,对设计模型进行贴图,并与周边实景进行对比。
(*)解析渲染
既支持显示宏大开阔的城市场景,又支持展示地理信息特征,实现城市全貌大场景到城市细节多层次渲染,真实展现城市样貌、自然环境、城市细节、城市实时交通等各种场景。提供超大场景动态加载、实景风格场景渲染、基于物理的真实光照渲染、大气物理模型渲染、三维符号化渲染、多源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功能,为用户展现出极具真实感的模拟三维场景。
(*)全息展示
提供底图切换、视觉效果功能。支持标准电子地图、影像电子地图、三维电子地图的等多种地图模式的自由切换使用;支持三维场景下,多种天气、时间、特效的展示效果,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可视化支持。
(*)城市漫游
基于三维模型数据,支持高逼真渲染与可视化能力,提供城市漫游功能。用户在三维场景中可随意切换试点,选择飞行、交互、第一视角等漫游方式。
(*)信息查询
系统提供地名地址查询、空间查询、关键字查询、模糊查询、组合条件查询、要素查询、模型查询、模型元素查询、关联信息查询、多维度多指标统计、查询统计、结果输出等功能。有效解决数据量多、区域范围大、查找不便利的问题,提高数据资源的查找效率。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梳理,最终以柱形图、饼状图等图表形式呈现统计结果,辅助业务人员掌握各类资源数据的情况。
(*)动态模拟
三维空间动态模拟包括模拟每个建筑物在不同光照高度下的全天采光情况;精准模拟设计方案三维模型对整个城市空间不同位置和角度所能看到的景观范围和视觉效果所造成的影响,并与周边实景进行对比。
(*)宏观技术审查
将报建的二维置于城市实景三维场景中进行宏观定性、定量分析,从技术指标控制、彰显城市特色和构建宜居环境等角度辅助用户对报建模型进行全面审查把控。
*)定性分析
*)天际线分析
依据设定的限定条件,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天际线合理性进行分析。根据观察点,生成当前场景窗口中建筑物顶端边缘与天空的分离线。借助分离线可以直观发现不和谐的建筑体。
*)色彩分析
采用设计方案与现状周边环境色彩的标准差值,对建筑群的色彩整体进行把握,为判断不同设计方案色彩选择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程度提供依据。通过分析报建方案与周边建筑物色彩协调度,判定报建方案风格和外观是否符合城市风貌规划。
*)体量分析
通过自动计算选定设计方案中塔楼平面对角线距离与立面对角线的比值,得出方案中塔楼与周边塔楼的体量协调关系,控制建筑体量,选择适合的设计方案,从而选择出与周边建筑体量相协调的设计方案,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视域分析
实现三维场景下的视域分析,可选择任意观察点和目标点,依据设定水平视角和俯仰角进行模拟现实的分析,直观地判断可见和不可见区域。
*)通视分析(可视性分析)
通过分析观测点到目标点是否有障碍遮挡,直观判断报建方案对周边建筑遮挡情况,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视觉效果评估。
*)定量分析
*)用地分析
通过分析控规指标,计算出地块剩余指标的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用于指导约束报建方案设计。
*)阴影分析
在局部大场景下对报建项目进行日照分析,系统可模拟不同时间的日照情况,能够根据周围建筑的高度、体积等,表现出建筑物受日照影响为不同面带来的明暗变化。通过日期和时间段,系统中日照分析功能可以实现一天不同时间段的建筑物受日照的影响,能完成不同日期同一时间点的日照情况。支持等多点分析。
*)方案对比分析
可把设计方案放在待建位置上和周围环境进行分析;也可把同一项目的不同方案进行外观、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指标分析
针对项目方案的用地性质、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设密度等指标进行查询、计算、统计、筛选等。
*)建筑限高分析
限高分析主要用于检测用地性质范围内的建筑是否超出编制单元中限高指标。通过选取编制单元区块,分析超高的建筑显示在结果框中,场景中根据编制单元轮廓和建筑限高属性生成盒子,建筑超高部分色高亮显示,使审查项目方案建筑限高的方式更加直观、立体。
*)建筑密度分析
通过计算指定区域内的建筑密度,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基底面积、建筑数量、用地面积和建筑密集程度。
*)视线景观分析
能够展示并量化不同设计方案造成的视线景观遮挡和开阔度遮挡情况,有助于对城市建筑的高程和布局施加不同的控制,保护和创造城市景观特色,避免城市标志性建筑被遮挡,为城市空间赋予层次感,促进最佳建筑观赏效果。
*)容积率分析
系统基于三维模型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绘制指定区域,分析计算所选区域的计容面积和容积率等信息,计算结果可导出*****文件,能够有效辅助业务人员进行科学办公。
*.竣工图展示分析
将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项目竣工图转换生成三维模型,将其叠加在实景三维底图上,进行竣工图的规划设计比对分析和项目数据分析,以三维空间可视化分析结果辅助竣工交互核验,减少人工审图的工作量,助推项目精准实施落地。
(*)竣工对比
对比当前方案图及导入图中的建筑、道路、绿地、车位是否一致。
(*)竣工报告
将项目报建批准时各建筑指标与验收勘测的各建筑指标进行对比,可对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规划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非住宅建筑面积等各项指标进行比对,比对指标全面详细,有利于从各个方位对竣工工程进行分析评价,并支持输出竣工报告。
*.系统对接
系统建设完成后需预留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对接接口,实现规划三维分析功能复用和实景三维相关数据的共享。
(二)数据整合处理
*.规划数据处理
包括控规、用地报批、用地审批、总平图、****设计模型、建筑设计效果图、竣工图等数据。
*.实景三维数据处理
包括鞍山市影像、基础地理实体、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
*.现状数据处理
包括不动产、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用地范围等数据。
*.数据统筹建库
根据数据资源规划的要求,针对每类数据,实行分区分库存储。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数据库存储技术,形成数据资源目录。
(*)数据标准化
针对规划设计图与建筑项目竣工图,提供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定义、数据检查、数据完善、格式转换、空间数据图形化、数据空间化、图形渲染、属性字段处理、数据规整、图层命名、数据提取、数据过滤、数据合并、数据分割等方式支持数据标准化处理工作,达到数据入库标准。
(*)数据入库
实景三维数据应按适宜的、标准化的数据格式组织入库。数据入库后,根据数据库设计的要求进行入库后处理,内容包括数据索引创建、影像金字塔构建、切片与服务发布等。
(*)数据目录梳理
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数据分类体系,形成数据资源目录,以此作为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交换、开放服务的基础。
★三、应用系统性能需求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小时,系统有效工作时间要求≥**.*%。
*.数据服务平均响应速度在*****以内。
★四、交付成果要求
(一)系统成果
实景三维应用规划子系统源代码
(二)文档成果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技术设计书》
*.《系统安装部署手册》
*.《系统用户手册》
*.《系统测试报告》
*.《项目技术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
★五、其他要求
(一)交付时间及地点要求
*.交付时间:****年**月**日前完成全部工作并通过专家验收(具体时间以甲乙双方签订合同为准)。
*.项目交付的地点:鞍山市自然资源局。
(二)人员要求
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系统应在信创环境中开发和部署,在项目实施期间需驻场至少*人进行数据处理、系统调试和现场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工期及售后服务要求
*.提供*年的免费售后服务(自验收报告签字确认日起,开始进入质保期)。
*.供应商提供技术后援支持,为今后系统软件提供长期的*×**小时技术支持服务。技术支持的方式包括:电话技术服务、现场技术服务等。
(四)培训服务要求
供应商提供必要的系统管理维护的技术培训,包括有关系统软硬件的操作培训课程,确保用户能够对项目建设成果有足够的了解和熟悉,能够独立进行业务操作及维护;培训时间由采购人根据工作进程安排,培训场地、环境等由采购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