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期间健康风险提示
2025-06-06
广东/广州
中标结果
2025年高考期间健康风险提示
广东/广州-2025-06-06 00:00:00
****年高考期间健康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年**月**日 **时 被阅览数: **** 次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温馨提示:****年高考期间(*月****日)需关注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等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

  【重点风险提示】

  高考前和考试期间,考生应保障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合理安排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若考试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及时向监考老师求助。考生家人做好考生饮食卫生、规律作息、情绪管理的支持,备好感冒药、肠胃药等常用药品;协助考生准备好考试证件、用品,规划好出行时间,避免匆忙奔波,考试途中注意防暑、防雨。

  【具体风险及预防措施建议】

  一、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

  (一)主要形势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近期全球新冠疫情相对稳定,流行呈现区域差异,西太平洋、东地中海等地区疫情呈上升趋势。据我国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结果,****年*月以来,全国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于低水平,新冠疫情呈现逐渐上升态势。目前,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大多数省份疫情已达高点或呈下降趋势。疫情存在地区差异,南方省份的活动水平整体高于北方省份。优势流行株为***变异株的第六代亚分支**.*.*.*,致病力未发生明显变化,现有检测试剂和药物依然有效,感染病例主要为轻症和无明显症状,疾病临床严重程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重症人数均未超过前期历次水平,没有对正常医疗秩序造成明显影响。

  (二)主要建议

*.健康出行

  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在长途旅行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等密闭交通工具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可能居家休息,推迟出行,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

*.均衡饮食,充足休息

  聚餐时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合理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高考临近,建议考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心态,提高防病意识。

*.接种疫苗,主动保护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建议接种疫苗。家人也要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其本人以及共同居住的家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做好健康防护,及时送医就诊,避免家庭传染。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一)主要形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该病以散发为主,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春夏季,发病高峰集中在***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该病急性期病人的血液或死亡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传染性强;家属或护理人员等可因近距离护理有出血表现的重症病人而被感染;殡葬人员、家属可能在处理患者遗体时被感染。

  (二)主要建议

*.避免蜱虫叮咬,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蜱传疾病。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建议穿长袖和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里。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性,或可购买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羟哌酯、驱蚊酯等,遵循产品说明使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高发地区,如有亲属出现发热、出血等表现,应尽快将其送医,并避免在无防护状态下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去世,避免在无防护状态下处理遗体等。

  三、登革热

  (一)主要形势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在我国,登革热尚未形成稳定的地方性流行,以输入引发本地传播为主要特征,疫情规模受全球登革热疫情影响。本地传播疫情主要发生在*月份以后,多在*******;**月份达到高峰。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以青壮年为主,尤其是跨境往来人群。

  (二)主要建议

*.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

*.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驱蚊剂要选含避蚊胺或驱蚊酯等有效成分并取得农药管理许可的合格产品。

*.旅游时尽量选择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如果住宿的地方没有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

*.旅行时,应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疾病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在流行地区出现发热、寒战、皮疹、头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有旅居史返回本地的,*周内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说明旅居史,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治疗。

  四、食源性疾病

  (一)主要形势

  食源性疾病是指人体通过摄入食品中致病因素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随着气温升高及进食生冷食物的机率增加,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源性疾病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以微生物所致食源性疾病最为多见,野生蘑菇、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

  (二)主要建议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规范、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

*.无防护情况下不接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

物品。

附件
企业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