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密山市66千伏密知线13号至24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14
黑龙江/鸡西
招标采购
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密山市66千伏密知线13号至24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黑龙江/鸡西-2025-07-14 00:00:00

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密山市**千伏密知线**号至**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字体:
来源:
日期:**********
浏览

项目概况

密山市**千伏密知线**号至**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线上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年**月**日 **时**分 (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密山市**千伏密知线**号至**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元

采购需求:

合同包*(密山市**千伏密知线**号至**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

合同包预算金额:***,***.**元

品目号 品目名称 采购标的 数量(单位) 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 品目预算(元) 最高限价(元)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密山市**千伏密知线**号至**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 *(项) 详见采购文件 ***,***.** *

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个日历日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合同包*(密山市**千伏密知线**号至**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如下:

采购包整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

*.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合同包*(密山市**千伏密知线**号至**号线路迁改工程(绿化工程)项目)特定资格要求如下:

(*)*.供应商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含三级)以上资质,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 *.拟派项目经理须具备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二级(含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和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证企相符且未担任其他在建工程项目经理(需提供无在建承诺(格式自拟))。提供近*个月(****年**月*****年**月)企业为其连续缴纳养老保险的有效证明。 *.拟派本项目管理机构至少包括:项目经理(建造师)(应具有有效的注册证书及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人、施工员(应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人、质量员(应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人、安全员(应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人,(响应文件中提供项目管理机构所有成员身份证及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注:投标人拟投入本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及小班子成员必须保持与施工现场项目组人员一致,如中标后施工现场项目组人员与投标文件中人员不一致的,招标人有权终止合同,所产生的的一切经济损失由中标单位承担,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每天上午 **:**:** **:**:** ,下午 **:**:** **:**:**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线上

方式:在线获取

售价:免费获取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 ****年**月**日 **时**分**秒 (北京时间)

地点:线上

五、开启

时间:****年**月**日 **时**分**秒(北京时间)

地点:通过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开标/开启大厅参与开启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组织现场踏勘: 否

根据鸡西市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规定,本项目将在中标结果公告中公开所有投标供应商投标(响应)文件中的投标承诺书、资格证明文件(营业执照、资格承诺函、特定资格证明文件)、中小企业声明函/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投标人业绩、报价明细表、价格扣除表、开标记录表、评分结果表、投标文件符合性审查表、投标文件资格性审查表等。除上述公开的内容外,投标(响应)文件的其余内容不公开。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采购人信息

名 称: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 址: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

联系方式:************

*.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黑龙江左岸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定街**号

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黑龙江左岸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电 话:***********

黑龙江左岸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相关附件: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