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2025-07-14 00:00:00
沿着***国道驶入温岭市大溪镇,道路两侧密布的水泵厂招牌组成独特的产业长廊。这条蜿蜒的交通动脉,见证了一场持续四十年的草根突围,一部温岭泵与电机产业发展的立体年鉴就此展开。
从****年刀剪厂废墟里敲出的第一台土水泵起步,历经四十年风雨,当年星罗棋布的作坊已壮大为年产值超***亿元、占据全国小型泵**%市场份额、水泵产量占全国**%以上的全国最大泵与电机产业集群。
如今,当数字化流水线的自动流转取代了铁榔头的敲击,当智慧运维平台远程监测着全球终端水泵的实时运行状态,温岭泵业的发展故事早已超越一方水土的谋生之计,成为解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星火燎原,阵痛重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浙江民营经济萌动。彼时,温岭大溪镇的县办集体企业“山市刀剪厂”陷入困境。解散之际,厂里培养的骨干们纷纷自谋出路。
“刀剪厂也生产鼓风机,在技术上与水泵有许多相通之处,关键部件都是叶轮和电机,这为此后水泵生产埋下了技术火种。” 温岭泵与电机协会秘书长叶巧卫点出渊源。
****年,温岭第一台小型水泵问世。如同星火燎原,大溪镇迅速涌现出一批生产水泵、鼓风机、电机的民营小企业。十年间,温岭泵与电机产业集群雏形初具。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温岭泵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金龙、大福、新界、大元等企业欣欣向荣,家庭作坊更是遍地开花。到****年,大溪全镇水泵厂家不下****家。水泵产业的发展催生了铸件、电缆、机械密封等配套企业,泽国、太平、滨海等地也涌现出不少生产者。集中度之高,甚至催生了国内第一个水泵行业标准。
然而,繁荣背后暗藏危机。资本薄弱、工艺落后、缺乏检测手段,导致产品粗制滥造、高度同质化。恶性价格战下,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盛行,甚至发生潜水泵漏电致人伤亡的悲剧。“温岭水泵”声誉跌至谷底,被各地市场拒之门外。
区域性质量问题惊动了省市政府。一场始于****年、历时*年的质量整治风暴席卷温岭。在省里支持下,政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所有企业必须持证经营,严把质量关;引导规模企业进园区,终结“低、小、散”。
五年刮骨疗毒,企业数量锐减至***家,产业却奇迹般焕新。企业深刻认识到:质量和品牌是生命线。以新界为代表的泵企带头投资技改,聘请全国顶尖专家,购置先进设备,产品从纯农用泵扩展到工业用泵。随着技术改造加速、产业配套能力跃升,一批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得到了扶持,温岭泵与电机产业开始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数字赋能,逐浪全球
****年后,通过专项整治和加快专业园区建设,温岭泵与电机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成为我国各类小型潜水泵、污水泵、真空泵的主要生产基地,形成了分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科学化、营销网络化的良好局面,在国内外逐渐树立良好口碑和区域品牌形象。
十年间,金名片纷至沓来:****年,大溪镇获评“中国水泵之乡”;****年,温岭再次连摘“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小水泵出口基地”三顶“国字号”桂冠;****年,温岭市泵与电机产业集群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年,“温岭水泵”摘下“浙江区域名牌”。
****年*月**日,利欧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温岭首家民营上市公司,也是中国泵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破冰,拉开了温岭泵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的序幕。此后十余年,新界、东音、大元、泰福、鑫磊相继上市,六家龙头如同磁石,吸附起周边****余家配套企业。同时,一支数万人的专业营销队伍走向全球,技术服务中介机构覆盖全产业链。
****年,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利欧泵业浙江温岭基地着手布局智能工厂建设。如今,其**工厂以“全要素互联”为核心,通过**、**、大数据、边缘计算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生产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及供应链全环节的智能生态系统。近***家核心供应商都能第一时间获取企业***信息,实现全流程溯源。
“平台启用带来便利,也‘督促’我们在精益化生产和数字化改造上快人一步。”利欧合作了**多年的供应商、温岭鼎晖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辉说。
利欧的创新是温岭泵业数字赋能的缩影。温岭市大力扶持企业数字化改造、软件投入和数字车间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持续深化。集群获评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企业上云比例达**.**%。
****年,温岭投资****余万元开发的泵阀(泵业)产业大脑,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名单。该系统已上线运行**个业务模块,注册企业达****多家。
**创新驱动,智胜未来
温岭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炳谊的办公桌上,一幅最新绘制的泵与电机产业链鱼骨图格外醒目,以鱼骨为产业链主轴,两侧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从原材料、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等十几个环节对应的产品和生产企业,并用绿色、蓝色、红色区分出优势领域、一般领域和薄弱领域。
“你看,产业链优势就在本地。”林炳谊说,“你看,这***多家整机企业,串联起****余家产业链主体,铸件、密封件、定子转子、漆包线等环节已成熟,半小时车程内全配套,这是温岭的底气。”
他随即指向标红区域,永磁电机需要的控制器与磁性材料仍是薄弱环节。“控制器依赖深圳设计,磁钢需从宁波采购,本土化率不足**%,这些短板将我们锁在中低端市场。”更深的忧虑在于格局固化——六家上市公司各守一隅,始终缺少整合并引领全产业链的巨头型“链主”。
为破解困局,温岭启动水泵企业普查。“我们根据产品,对整机企业重新分类,以便更精准定制产业培育方案。”林炳谊说,除了深耕农用泵的传统派和主攻永磁技术的中生代,最让他振奋的是一批由高学历青年企业家掌舵的“新生代”企业,“这些年轻人不拼价格拼技术,正在撕裂旧秩序”。
以台州陆霸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专注新能源光伏水泵这一细分赛道,精准掌握市场空白,成功研发太阳能深井泵,满足电力不足及高山丘陵等行动不便地区的灌溉需求,平均每年推出*到*.*个系列创新产品,连续*年保持产值超**%增幅的“动力引擎”。“高速增长基于产品和技术的迭代,以及跟同行之间的差异化发展。”总经理陈剑利说。
为提升泵与电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温岭还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依托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泵业小镇技术中心等平台,与清华大学、江苏大学、浙大台州研究院、浙工大等高校院所共建温岭研究院,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为泵企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