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刘西府君祠修缮保护项目招标公告
2025-06-13
山西/晋城
招标采购
阳城县刘西府君祠修缮保护项目招标公告
山西/晋城-2025-06-13 00:00:00

阳城县刘西府君祠修缮保护项目招标公告

来源:      时间: **********

(招标编号:*****************)

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一、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阳城县刘西府君祠修缮保护项目,(招标项目编号:********************) ,已由晋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晋市审管规划发【****】**号文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招标人为阳城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 项目名称:阳城县刘西府君祠修缮保护项目;

*.* 项目规模:刘西府君祠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占地面积****平方米。据此院石碑记载,明成化、清道光、咸丰年间曾有过重修补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本次修缮范围包括西耳殿、献殿、西山门、东山门、西角楼、东角楼、院落等

*.* 招标内容与范围:本招标项目划分为一个标段。本次招标为其中的***不分标段:招标范围为本工程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内容

*.* 计划工期:**个月;

*.* 工程地点:山西省阳城县芹池镇刘西村

*.* 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规范合格标准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不分标段

*.*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独立法人资格;具有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贰级及以上资质的法人组织,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投标人拟派项目经理需具备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颁发的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证书;

*.* 投标人在“信用中国”网站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和经营异常名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信息”(事业单位无须提供);

*.* 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不同单位,不得同时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 投标人现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近一年内未发生因施工原因造成的重大人身死亡事故和特大质量事故;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 获取时间:************分至 ************分(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公休日正常获取文件)。

*.* 招标文件获取方式:登录金蝉电子招标投标综合交易平台(****://***.******.***)在线免费下载招标文件。

注:*.凡有意参与的投标人,须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省)(网址:****://****.******.***.**/) “交易市场主体库”栏目进行注册,详情请查看交易市场主体库注册指南(网址:****://****.******.***.**/******/*****.*****)。

*.如需办理**数字证书,请查看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省)(网址:****://****.******.***.**/)中“数字证书交叉互认” (网址:****://****.******.***.**/********/)栏目。

平台客服电话:************(工作时间:******:**,**:*****:**)

五、投标文件的加密要求及递交

*.* 投标文件加密要求,投标人应使用金蝉电子招标投标综合交易平台(****://***.******.***)提供的投标文件编辑器编制投标文件,并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加密、递交。

*.*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分;逾期递交的或者未正常递交投标文件,电子交易平台不予受理。

六、开标时间及地点

*.* 开标时间:************

*.* 开标方式:线上开标

七、其他公告内容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山西省招标投标协会/山西招标采购服务平台》、《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晋城)》、《阳城县人民政府网公共资源交易专栏》、《金蝉电子招标投标综合交易平台》、《阳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微信公众号》《山西省文物局网》上发布。

八、监督部门

本招标项目的监督部门为:阳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话:************

电子邮箱:*********@**.***

九、联系方式

招标人:阳城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

  址:阳城县行政办公区

联系人:杨行军

  话:************

招标代理:中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址:晋城市凤台东街金城兰园小区**号楼*单元***室

联系人:张碧华、卫梁艳、高志刚、梁倩楠

  话:***********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