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三中学
2025-05-09
浙江/嘉兴
变更澄清
嘉兴市第三中学
浙江/嘉兴-2025-05-09 00:00:00
发布日期:********** **:**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嘉兴市第三中学法定代表人蔡丽青
住所浙江省嘉兴市双溪路****号
开办资金(万元)****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期末数(万元)****.**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举办单位嘉兴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年,我单位在嘉兴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嘉兴市第三中学全力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明德铸心”党建品牌迭代升级,赋能“大健康”特色育人,深化”体艺+*“特色发展多元育人体系,拓展格局提升教育理解力,奋力向“厚基础重个性多选择”的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的现代优质高中办学目标迈进。一年来,学校获得了浙江省第三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嘉兴市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嘉兴市“**”级平安校园、嘉兴市示范性“学生满意食堂”、嘉兴市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五好基层关工委、嘉兴市中小学校本研修百项精品项目、物联网创新实验室获评“嘉兴市示范性创新实验室”、市属基层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坚持立德树人,全力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明德铸心”党建品牌迭代升级,党建工作越来越强。一是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党建引领力。学校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厘清学校党组织和校务会的事权职责,进一步凝聚党政合力,激发办学活力。严格党内组织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规范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以党建课题《三心三育:“明德铸心”党建品牌建设路径探究》为引领,通过联合党建、励学行动等特色活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思想凝聚力。发挥好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作用。依托“语文、历史、政治”三大学科教师团队构建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为主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实施“党建+”系列活动,加强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指导力度,群团工作开展顺畅有效。学校工会获评市属基层教育工会先进集体,学校关工委获评嘉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五好基层关工委。三是深化作风建设,提升队伍廉洁力。学校持续加强廉洁文化浸润,深化清廉学校建设。组织师生开展清廉研学、演讲、文艺创作等“崇清敬廉”主题系列活动,并以师生清廉陶艺、书画、书签等作品为主体,建设“清廉廊”“清廉路”“清廉墙”,持续擦亮“明德莲韵”清廉学校建设品牌。清廉文化建设成效在浙江教育报宣传推广,学校获评嘉兴市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第三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荣誉。强化日常监督,提升监督质效。强化学校纪检小组履职提升,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通过建章立制、校务公开、纪检小组、校长(书记)信箱等多种渠道,形成“纪检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和家长”五结合的立体监督体系。(二)项目化搭建队伍成长体系,以“教育家精神”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发展。一是强化定力活力,构建项目化队伍成长体系。持续推进“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校本研修,依托“明德行动*.*”“班主任节”“明德教师讲坛”“优秀教研组建设”等平台,搭建“入格·定格·升格”教师卓越成长阶梯。技术教研组获评****年浙江省先进教研组,学校获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届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工作会议并在校长论坛环节作经验分享。二是强化作为、有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对青年教师“提能”评价。建立*~*年内教师“青蓝师徒结对”考核量表,以“量化”效能评价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骨干教师“提速”评价。开展“明德行动*.*”中期考核,通过个人自评和部门复评确定中期考核一等奖学员*名、二等奖学员*名、三等奖学员**名。对名优教师、中层干部“提质”评价。通过“扶一下、拉一把、推一步”推动其在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上齐头并进。****年度,学校共有**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发表;**项课题在研,其中省规划课题*项、省教研重点课题*项、省教师教育专项课题*项;**项课题结题,其中省规划课题*项、省信息化认定性课题*项,结题率达***%。(三)课程化引领“体艺+*特色发展多元育人”发展模式,培育明德健康、全面发展的三中学子。一是再构“大健康”理念下“明德健康”课程体系。以省规课题为引领,探索“大健康”特色育人路径,搭建“健心赋能、润趣塑志、勤劳织慧、健智修身、健美涵趣、健体塑质”六大课程,通过“内外兼修”培育品行高尚、身心健康、多元发展的“大健康”人。二是再塑“体艺+*”特色发展多元育人体系。完善“三层·九部”的传媒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届有*位学生被浙江传媒学院录取,其中黄语轩同学以播音主持专业校考全国第**名,被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录取。创设“三维·九环”的日语融合课程体系,****届日语特色班*名同学上特控线。开发“三阶·九专”普专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开展与浙师大、市少体校、绍兴新昌知新中学等体教共同体联盟交流活动。目前在校生中已达国家一级运动员**人,国家二级运动员**人,体育生训练团队***余人;****届高徐杰同学取得体育专项***分的优异成绩。在****年浙江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学校荣获甲组团体总分第一,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三是再造教学评一体化高质量教学体系。以“课堂+讲座”为抓手,循证研修。以教学公开周、“走进课堂”“名师讲堂”为抓手,通过学科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教学+教研”为切口,精准赋能。依托“精准教学项目”平台,通过作业与考试大数据的反馈与分析,精准评价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效度,提升教学效度。以“团队+人才”为载体,构建“目标导向、课题引领”的精准教学教研组协作机制、“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精准教学互鉴交流机制和“辐射带动、指导共进”的精准教学互助机制。****届高考再创佳绩。达特控线*人,一段线***人。(四)特色化推进“大健康”教育体系,打响“明德健康五彩三中”德育品牌。一是兴趣赋能,拓宽德育引领方式。持续开展班主任节暨爱生节、阳光体育节、元旦文艺汇演、十佳歌手大赛、金牌主持人大赛等特色品牌;构建“五维四型”社团课程体系,目前已有模拟政协社团、集邮社、陶艺社、啦啦操社等**个社团,成为展示学生风采、展现校园魅力的重要平台。“明德模政社”社团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中获最佳展示团队、最佳社团奖、优秀调研报告奖等。二是心理赋能,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明德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沙龙、团体家访、社区结对活动等形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至今已开展五期活动,迎来了***余位师生、家长。三是炫彩赋能,构建“劳动+”育人体系。组织学生到嘉兴南北湖开展农耕文化研学,学习割稻、打穗等传统农事技能。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暨****项目研究与评比,获得****年第**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嘉兴市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及****项目成果展评一等奖*项。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在浙江教育报、南湖晚报、读嘉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余次。(五)数字化赋能智慧校园建设,用“有温度”的技术推动“有温度”的教育。一是打造“互联网+”学本课堂。借助教育信息化学习软件和学习平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镜像管理,采取“私人订制、按需配送”办法,通过平台推送学材和练习,供学生个性化学习。基于线上+线下“双线混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论,通过自主学习单、个人问题单、小组问题单、达标检测单、巩固联系单等工具,探索“双线混融先学后教”的智慧课堂。二是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利用浙政钉、浙里办和钉钉等软件完善**审批流程,实现线上加线下管理。初步完成****改造,实现校园教学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校园教学硬件条件。成功创建了“物联网创新实验室”,获评“嘉兴市示范性创新实验室”。校园食堂完成升级改造,引入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采购库存的智能化管理、食材的全程可视化追溯以及后厨安全实时监测,学校获评嘉兴市中小学“学生满意食堂”荣誉。三是擦亮工会服务品牌。着力打造篮球和骑摄社团等教师社团,丰富工会品牌,开展“六个到家”活动拉近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距离,组织开展优秀提案评比活动,地理组案例在市属教育系统工会活动中交流,进一步打响“润心”工作品牌。(六)层次化推进对外合作交流,在互学互鉴、共富共赢中提升学校影响力。一是合作办学,探索传媒人才培养新路径。学校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长三角一体化院校合作办学”签约,目前有传媒特色班*个,以课程+普及+专业模式,组织专家每周来校授课、师生赴学院体验专业课程、参与学院大型专业比赛,打造传媒人才培养高地。二是优势互补,开启教育共富新探索。学校现有长三角区域联盟*个:浙江省五湖联盟、浙江省日语教学联盟,在学校管理、特色发展、教学研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实践等项目上深度合作,有效开展各类交流**次、互访人数达***人次。三是拓展视野,赋能教育教学新力量。邀请长三角专家来校培训**次、讲课专家**人次,教师培训人数达***人次;聘请嘉兴教育学院、嘉兴一中、嘉兴三中银辉工作室各学科名师、专家深入高三课堂、备课组,开展教学质量调研和高考研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积极打造“明德健康五彩三中”德育品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德育研究与探讨方面力度不够,教师德育理论学习与研究不充分,专业德育教师队伍人才短缺。在全体师生的不断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稳中向好,但学校也面临新的挑战:进口端生源质量下降,招生规模增加;师资结构不合理和专任教师缺口较大,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办学经费保障不足,特色办学支持力度不足,特色师资紧缺。学校食堂自营后将面临新的困难:食材采购源头的检验、加工烹饪过程、餐具的清洁消毒等环节增加了食品安全管理难度;食堂员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内部人员管理难度提升。
四、下一步打算(一)聚焦德育研究导向,深化德育品牌建设学校将聚焦德育研究、打造德育品牌,健全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加大表彰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激发班主任的积极性。加强全体教师的德育理论学习,研究并探讨适应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的德育方法,构建全员德育体系。(二)聚焦教学提质增效,拓宽学生升学通道学校将在教学质量提升、拓宽通道上下功夫,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核心,提高课堂效率。(三)聚焦食堂自营管理,强化后勤服务保障学校将优化人员管理,制定明确的员工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工作技能;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改善管理运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食品安全培训,定期检查。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年**月,申请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刘国宏变更为蔡丽青。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情况一:无;情况二:无;情况三:无;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