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
2025-03-26
浙江/温州
中标结果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
浙江/温州-2025-03-26 00:00:00
浙江/温州-2025-03-26 00:00:00
单位名称 |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侯世科 |
住所 |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灵昆街道灵蓉路**号发展大楼*号楼 | ||
开办资金(万元) | ****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筹 |
年初数(万元) | ****.** | 期末数(万元)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围绕安全应急领域,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聚焦应急医疗装备器械与药品等产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业务范围:开展应急装备、应急器械、应急药品及材料等高科技救援产品的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产品试验、人才引进培育、创业项目培育、科技企业孵化、教育培训、科普宣教、学术会议和产品展览交易等业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举办单位 | 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由天津大学和温州市人民政府、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联合共建,于****年**月揭牌运行。围绕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需求,以安全应急和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方向,聚焦救援防护与医疗应急装备领域,发挥天津大学品牌辐射效应,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深化院企、院校合作,建成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助推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获批国家应急管理部医学救援关键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肝再生与人工肝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省和市级众创空间、温州市应急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温州市应急医疗设备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培训基地。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年,研究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标温州发展规划,扩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范围,联合外部科研院所及温州当地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同申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谋求在人才队伍建设、平台能级、运营机制、成果转化、企业孵化、自我造血等方面的务实创新与突破,努力形成适合地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异地研究院模式。(二)在运营管理方面:*、组织架构不断完善。研究院作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实行校地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院长*名、副院长*名。年末为应对发展新要求,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内设综合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业务发展平台三大平台;其中综合服务平台内设行政部、财务部、两院一体化办公室、科研事业部*个部门;成果转化平台聚焦安全应急及生命健康领域,设立生命支持工程中心、移动医院工程中心、智能装备工程中心、生物工程中心*个转化部门;业务发展平台中设立投资与发展部、检测检验中心、应急能力建设中心。*、规范管理体制机制。研究院围绕工作重点,不断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以建章立制为抓手,常态化推行校地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制度、院长办公会议制度和双周例会制度,在体制机制中融入党建品牌创建,将科学决策、规范运行、风险防控与全面从严治党有效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先后制定出台科研、转化、财务等**项规章制度,****年度新增制度*项、修订制度*项。****年全年组织召开*次天大管理委员会会议、**次院长办公会议,常态化召开**次双周例会,定期开展了**期特色主题党日活动。(三)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研究院常驻人员总数达到**人,其中硕博及高级职称人数占比**.*%,累计认定为温州市*类人才*人,*类人才*人,培育在职博士*人。依托天津大学,采用“专、兼、聘”的“多兵种模式”,形成了以侯世科、樊毫军教授为核心的,多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加盟,具有专业化、高水平、有活力的科研与技转队伍。为更好从天津大学的人才池引流,充分发挥校地联动优势,打通人才互通渠道,研究院成立由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副院长牵头的两院一体化办公室,并于**月与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签订“校院一体,人才双向互通”合作协议,促成以人才带动科研项目入驻,以人才促进科技服务地方。柔性引才用才**人。(四)在科技创新方面:研究院科技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年获批应急管理部项目*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项目*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项,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揭榜挂帅)项目*项,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项,温州市温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年新增*篇,影响因子**.**,*篇*区,*篇*区;****年新增授权为**项,其中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专利*项,外观设计*项;****年新增软著授权*项,****年授权*项防爆合格证。(五)在自我造血方面:**年度自我造血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到账金额***.**万元,年度同比增长**%。****年入驻孵化团队**家,分别是可穿戴光学心脏病监测设备的开发项目团队、干细胞治疗项目团队、基于线粒体表观遗传学的妊娠疾病预警技术研究项目团队、羊栖菜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团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氯气紧急医学救援指挥官演练平台项目团队、基于无人机的线路巡检系统项目团队、机器人智能磨抛技术项目团队、卫生应急装备物联网平台项目团队、一种轻量化增程式无源自生氧呼吸器项目、无电自生氧疗压力软体舱、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本征智能电光调控感染微生态生化传感研究、智能电光调控感染微生态生化传感研究,介入止血机器人项目。****年入驻孵化企业*家,包括浙江思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维天汇应急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康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年*月国家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鉴定站和培训基地申请备案成功获批,*月研究院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运行,*月成功获批温州市应急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月成功获批温州市应急医疗设备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完成浙江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年度考评工作、温州市新型研发机构考评工作、浙江省级众创空间(天瓯众创)考评工作、研究院正常运行市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市级众创空间,运维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科学技术协会、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等平台,围绕做强自身平台建设持续发力。****年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活动共举办**场,包括第六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骨干培训班、首场海经区科创圆桌会、安全应急产业专利转移转化对接会、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生物多功能研发中心成果推介会等。(七)资产状况和运营情况:研究院位于温州海经区发展大厦*号楼,共有***、****、*****层用于办公、科研、项目孵化及产业化,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层于****年*月完成验收全面交付使用。截止目前,研究院共采购设备类共***种、****台(套),合计****.**万元。其中实验平台(中心)设备***种、***台(套),总投入****.**万元,已纳入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提供仪器设备共享及相关技术服务支持。其中专用设备共计****.**万元占**.**%,通用设备共计***.**万元占**.**%,家具用具共计***.**万元占*.**%。研究院全资控股公司天瓯智慧(温州)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研究院持股平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运营机构,目前已持股浙江瓯宇生物有限公司、浙江思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维天汇应急科技有限公司、温州津瓯概念验证有限公司等*家公司。研究院目前完成成果转化项目*项,截止**年**月底,三年累计获得的股权投资金额达****万元、横向收入合同额约****万元。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高端人才引入困难。研究院在下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加强团队数量、质量建设,加快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在当下安全应急和智慧医疗领域专业人才稀缺、研究院发展资金有限的实际情况下,研究院在招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二)产业生态缺失。研究院已结题项目基本为应急医疗装备器械。温州“*+*+*”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急产业起步晚,尤其是海经区在安全应急产业链和医疗器械产业链建设方面较为薄弱,上下游企业未形成良好生态体系,对于研究院现有医疗器械领域的项目承接转化方面缺乏有效支撑。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优化运行机制:研究院设立校地工作协调小组作为最高议事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校地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向天津大学及海经区管委会报告工作。研究院建立研究院院长办公会议及全院工作人员会议议事制度。研究院“三重一大”事项由院长办公会审议决定。(二)着力培育自营业务,增加自我造血机能:*.支持转化企业发展,逐步获得技术投入回报。截止****年底,研究院利用自研团队和引入团队技术优势,已成功转化移动医院、血液灌流器、止血机器人、干细胞等项目,培育和支持这些转化项目发展,既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研究院获得转化回报的重要途经。*.引入外部团队,打造医学检验业务体系。充分利用研究院在发展大厦*号楼**层的实验室能力,利用现有研发成果,通过引入外部投资和技术团队,联合组建以医学检验(不含传染病)业务为主的新型业务体系,开发以孕前筛查为主体的快速检验装备,逐步打造医学检验技术核心竞争力,培育业务体系。*.开展救援装备检验检测,培育安全应急产业。充分利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应急产业的机会,充分用足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平台和外部资源,通过与企业合作和政府产业导向资金,建设开发应急救援装备和材料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填补国内救援装备检验领域的空白地带,在获取服务收益的同时,拉动本地和周边地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三)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扩大转化收益来源:*.通过持续发展与天津大学本部各院系的协作,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制订技术经纪人奖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制度措施,提升全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管委会内控基金和外部基金团队合作,围绕研究院科技项目发展方向,建立科创基金,领投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项目。*.培育概念验证和科创企业孵化团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转化效率,助力转化企业健康发展,以技术股权合作和技术转让为主提升转化收益来源。(四)强化人才团队建设,提升科创平台能级:研究院将与与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创伤中心、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大学等单位联合申请“中国—巴基斯坦灾难和急救医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通过平台建设,扩大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研究院高质量发展。(五)落实科技副总政策,赋能企业科技创新:依托天津大学创新资源,研究院深入对接企业需求,邀请对口的专家学者赋能企业技术更新、产品研发,充分利用温州“科技副总”政策优势。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